[实用新型]一种数字传输式电子人体检测仪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063074.0 | 申请日: | 2006-08-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66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李先勇;王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香山衡器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小敏 |
| 地址: | 528403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字 传输 电子 人体 检测 | ||
1、一种数字传输式电子人体检测仪,包含电子人体测量仪(1),它主要由电子人体测量仪主体(2)、显示器(3)、测量传感器、操作按键(4)及带有CPU控制器(9a)的控制电路(9)组成,其特征是在电子人体测量仪主体上设有USB接口(6)和USB微处理器(5),所述USB接口(6)与USB微处理器(5)连接,USB微处理器(5)则与控制电路中的CPU控制器(9a)的一个端口连接,以便将测得的人体数据通过USB接口及配用的数据线传输给PC机,用于实现电子人体检测仪和PC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传输式电子人体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3)采用点阵式液晶显示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字传输式电子人体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子人体测量仪(1)为电子人体脂肪秤,所述电子人体测量仪主体(2)为电子人体脂肪秤主体,电子人体脂肪秤(2)则包括电子人体脂肪秤主体、显示器(3)、称重传感器(8)、操作按键(4)及电路(9),其中,电子人体脂肪秤主体包括称重面板(21)、底座(22)组成,测量传感器包括称重传感器和位于称重面板上的脚踏电极(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字传输式电子人体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人体脂肪秤主体(2)包括称量体重的称重面板(21)、底座(22)和支撑脚(23);所述USB接口(6)位于电子人体脂肪秤主体(2)的底座(22)的侧壁上;所述测量传感器采用与称重面板(21)联接的应变式称重传感器(8)和位于称重面板(21)上的四个脚踏电极(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字传输式电子人体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电路(9)由CPU控制器(9a)、稳压电源电路(91)、OSCI晶振电路(99)、RC复位电路(90)、时钟电路(93)、存储器电路(92)、LCM显示电路(98)、按键扫描电路(96)及称重电路(94)、脂肪水分测量电路(95)、USB通讯电路(97)构成,其中,CPU控制器(9a)采用C51内核控制器,它通过各种端口分别与上述其他电路(90)~(99)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字传输式电子人体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子人体测量仪(1)为电子人体脂肪仪,其中的电子人体测量仪主体(2)为电子人体脂肪仪主体,它由带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测量把手(22)的壳体(21)构成;所述测量传感器为位于测量把手(22)上的手握电极(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字传输式电子人体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USB接口(6)位于壳体(21)的靠近显示器(3)的中部上侧壁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字传输式电子人体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子人体测量仪(1)为电子握力计,且其中的电子人体测量仪主体(2)为电子握力计主体,电子握力计主体由中部带有一可拉伸的测量把手(22)的框架型壳体(21)构成,测量把手(22)位于框架型壳体(21)中空的框架内;所述测量传感器为简支梁型应变式传感器;所述显示器(3)和操作按键(4)则位于测量把手(22)上方的壳体(21)上,控制电路则位于显示器(3)下方的壳体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字传输式电子人体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USB接口(6)位于壳体(21)的靠近显示器(3)上部的上侧壁处,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字传输式电子人体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子人体测量仪(1)为电子人体磅秤,其中的电子人体测量仪主体(2)为电子人体磅秤主体,电子人体磅秤主体包括称量体重的称重面板(21)、底座(22)和支撑脚;所述测量传感器为称重传感器(8);显示器(3)和操作按键(4)位于称重面板(21)上部,控制电路则位于显示器(3)下方的壳体内;所述USB接口(6)位于底座(22)靠近显示器(3)的上侧壁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香山衡器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香山衡器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6307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