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输液器全功能安全阀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060905.9 | 申请日: | 2006-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57244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0 |
| 发明(设计)人: | 杜树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树枢 |
| 主分类号: | A61M39/22 | 分类号: | A61M39/22;A61M5/4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14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输液 全功能 安全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液器全功能安全阀装置,广泛适用于人体及动物的医疗重力输液器上。
技术背景
目前,重力输液器上的输液管道,空气过滤器都无自动安全装置,只有一个人工调节阀,靠人的目视去观察,而解决不了众多人一起或夜深输液时的安全性,极易因液体输完顾及不到时,空气便会进入人及动物的体内或静脉血流出酿成医疗事故。
为了解决输液器上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液器全功能安全阀装置,结构简单,能自动保持最后的液体保留在输液器的下输液管道上停止输液,确保空气不能进入人及动物的体内,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和药物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输液器全功能安全阀装置图1是由上输液管、空气过滤器、阀门、阀门座、下输液管组成。其特征在于:上输液管1与空气过滤器2上端连接,阀门座图3锥度圆型座10与空气过滤器2内壁底部连接,空气过滤器2下端与下输液管3连接,圆锥面7和圆导杆8与圆锥面座9和圆导杆孔11连系,圆导杆8永远向下,圆导杆8最大外径小于圆导杆孔11直径,圆导杆孔11直径小于下输液管3内径,圆锥面7最大直径小于圆锥面座9最大直径。阀门图2伞型圆面6下充气体,空气过滤器2有液体时阀门图2保持在液体面,当空气过滤器2渐无液体时,阀门图2随液体的下降面下降,当无液体时圆锥面7利用自重与圆锥面座9连系自动形成一个密封的安全阀,防止空气进入下输液管3,液体仍保留在下输液管3上不能流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输液器安全阀装置生产成本极低,保险性高,使用简单、快捷,给予使用者安全,自动防止空气进入体内酿成的医疗事故,提高药物的利用率,挽救人类生灵,弥补国内外空白的一种安全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输液器全功能安全阀装置构造图
图2是阀门构造图
图3是阀门座构造图
图1中:1上输液管 2空气过滤器 3下输液管 4阀门 5阀门座
图2中:6伞型圆面 7圆锥面 8圆导杆
图3中:9圆锥面座 10锥度圆型座 11圆导杆孔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图2图3中输液器全功能安全阀装置是安装在空气过滤器2底部。在输液中,先把空气过滤器2侧置,当液体流进空气过滤器2底部时,由于阀门图2比重比液体轻(伞型圆面6下充气体)而圆锥面7直径小于空气过滤器2内径便离开阀门座图3上升到液体面,液体便通过圆锥面7的边及阀门座图3的圆导杆孔11流入下输液管3进行输液。当输液将结束前,空气过滤器2内渐无液体时,阀门图2便随着液体面下降而利用自重和圆导杆8滑落到阀门座图3的圆导杆孔11内,圆锥面7与圆锥面座9连接成为一个防止空气进入下输液管3的安全阀。由于确保空气不能进入下输液管3内,液体可长时间的保留在下输液管3内,这样就保证空气不会进入人体及静脉血的流出。
目前,国内多采用的空气过滤器2底部是有锥度和弧度,由于阀门座图3的圆导杆孔11直径比下输液管3内径小,而阀门图2的圆导杆8最大外径又比阀门座图3的圆导杆孔11直径小,所以只用阀门图2便可以随着液体下降时,圆导杆8滑入下输液管3内,圆锥面7与空气过滤器2的底部和下输液管3上管口连接形成一个安全阀的作用。如出口国外的空气过滤器2底部是平面又加上滤网,便要装上阀门座图3和阀门图2,达到安全阀的作用。这种全功能安全阀能适合各种规格空气过滤器2的装置。
为了不浪费药物及造成环境的污染,在人员的监视下,把空气过滤器2侧置,让圆锥面5离开圆锥面座8,使空气进入下输液管3便可以把药物输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树枢,未经杜树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609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