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处理污水的毛细透过滤池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58705.X | 申请日: | 2006-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314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发明(设计)人: | 张荣;刘梦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德润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C02F1/44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宋冬涛 |
地址: | 510045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 污水 透过 滤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分选后的污水加以处理的处理污水的毛细透过滤池。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工业化的迅猛发展,产生的垃圾和污水对环境的污越来越严重,对人类健康也造成巨大的威协!如何解决对污水的排放、再利用已经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现有技术采用专门的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在过滤器中加入药液,化学反应分解后将清水排出重新利用。这种处理装置虽能达到处理污水的效果,但由于使用了化学药物,进水造成二次污染,而且工序复杂,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自然过滤原理进行污水处理的处理污水的毛细透过滤池。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处理污水的毛细透过滤池,土壤中挖一个过滤池,在过滤池的底部铺上一沙层,沙层的中下层中铺设有过滤用的毛细透排水带。
过滤池底部铺设的沙层的厚度为80-120mm。
沙层中铺设的毛细透排水带上开设有凹槽,并在凹槽上开通有密集的内孔。
内孔为内大外小的漏斗状。
毛细透排水带用厚度为1.5-2.5mm的软质塑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由于利用自然中的土壤挖一个过滤池,然后铺设上毛细透排水带,用沙层覆盖毛细透排水带,污水从毛细透排水带过滤后排进储水池,经过抽水泵抽至清水池供以循环利用。利用自然的过滤原理,能有效避免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毛细透排水带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在污水处理处理系统中,分选过程中产生出来的污水,经过沉淀后,排入处理污水的毛细透过滤池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清水排入储水池,经过抽水泵抽至清水池,清水进入分选车间进行循环利用。整个循环系统不需化学药物进行污水分解,起到环境保护的作用。
处理污水的毛细透过滤池的结构是由这样实现的:在土壤中开挖一个深5米左右的过滤池1,底部先铺上一层10mm的薄的沙层3,接着在该薄的沙层3上铺设毛细透排水带4,然后填盖上100mm左右厚度的沙层3。上述所述的沙层3为细沙,其过滤效果较好。这种结构利用了天然的条件,无需外加设备,节省了物资。
毛细透过排水带4上开设有凹槽5,并在所在的凹槽5上开设有密集的内孔6,该内孔6如同毛细管,达到高效过滤而不堵塞。
内孔6为内大外小的漏斗状,埋设毛细透过排水带4时,其开有凹槽5的一面朝下,并面向土壤,有利于过滤后的清水的排出。
毛细透排水带4用厚度为.5-2.5mm的软质塑料制成,本实施例用2mm为佳。沙层3的铺设厚度以80-120mm范围内为宜。
本实用新型利用毛细透排水带4的特殊结构,就能达到所需的过滤效果,工序简单、成本低等特点,具有优越的实用性,为该领域解决了一大难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德润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德润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587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利用太阳能的置物装置
- 下一篇:数字电视交互终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