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煤自动控制恒温供水设备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053186.8 | 申请日: | 2006-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6710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 发明(设计)人: | 谭争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争茂 |
| 主分类号: | F24H1/00 | 分类号: | F24H1/00;F24H9/14;F28D7/00 |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宁星耀;宁冈 |
| 地址: | 410600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燃煤 自动控制 恒温 供水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控制恒温供水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燃煤自动控制恒温供水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小城镇的洗浴中心、发廊、旅馆、招待所等服务行业及中小型企事业单位的热水供应,一般使用燃气热水器、电热水器、燃煤或燃气或燃油蒸汽锅炉等予以解决。但使用这些设备提供热水,存在生产成本高,能源浪费大等缺陷,且不同程度地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热水提供设备的缺点,提供一种热效率高,生产成本低的自动控制恒温供水设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水管使用寿命长的自动控制恒温供水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煤炉,环流加热灶,保温储水桶,微电脑水温自动控制器;所述煤炉包括炉壳,炉芯,炉门,出灰门,锁煤器,托煤器,炉壳由炉内壳和炉外壳构成,炉内壳和炉外壳之间设有保温层,炉壳和炉芯之间设有预热水套(预热水套最好为环形);所述环流加热灶位于煤炉顶部,它包括壳体及彼此连通的加热盘管和加热直管,所述加热直管通过连接短管与环形预热水套连通,壳体一侧设有热水出水管,所述热水出水管通过热水管与保温储水桶连通,所述环流加热灶壳体顶部可设排气管,排气管上宜设排气阀;所述微电脑水温自动控制器分别与环流加热灶的热水出水管管口的水温传感器、预热水套进水管旁路水管上用于控制冷水进水水位的电磁阀、热水循环管路上的热水循环泵、保温储水桶底部的水温传感器相连;所述保温储水桶上部可设水位计(最好是电子水位计),其底部设有可用热水出口水龙头和水温传感器,并通过热水循环管与带有三通的预热水套进水管连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在所述加热盘管上增设加热水囊,所述加热水囊与加热盘管连通。
本实用新型采用内胆环流加热技术,冷水在预热水套中被预热,进入加热宜管和加热盘管内后,在流动过程中,与管外的高温热空气进行热交换,继续逐步增温,由于加热盘管与煤炉升温形成的热空气接触面大,可提高热效率;采用微电脑自动控制水温技术,用户可根据需要预设水温,只要打开进水开关,按时添加燃煤,便能保证按预设水温自动供应热水,同时也可确保加热装置内的水始终处于预设恒温状态且保持流动状态,杜绝了可能产生的蒸汽,有利于保证供水设备的安全运行;加热水囊可调节加热灶具内温度的均匀度,延长加热水管(包括加热盘管、加热直管)的使用寿命;加热灶壳体顶部排气阀的设置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燃煤热效率,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煤炉及环流加热灶的结构示意图(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争茂,未经谭争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531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能耗饮用热水茶炉
- 下一篇:双循环分体承压式太阳能热水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