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伸缩机构用油缸组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53044.1 | 申请日: | 2006-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9342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发明(设计)人: | 易秀明;张福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20 | 分类号: | F15B15/20;B60P3/16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洪 |
地址: | 410100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伸缩 机构 用油缸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行驶式工作机械伸缩机构的驱动装置,尤其涉及伸缩机构用油缸组,特别是用于混凝土泵车多级支腿伸缩装置的油缸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可行驶式工作机械中经常用到伸缩机构,比如混凝土泵车停止行驶并进入施工状态时,就是用多级伸缩臂来控制支腿的位置,以便将整个工作机械支撑平稳。多级伸缩臂伸缩的驱动形式有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采用油缸驱动的几种方式。方式一,采用一个单独的油缸驱动;方式二,采用两个单独的油缸,各驱动一级伸缩臂,油口并联接入;方式三,采用一个多级油缸驱动。方法一的缺陷是,伸缩机构伸缩长度短,支撑强度不够;方法二的缺陷是,需要分别给两单独油缸连接油管,而其中至少有一个油缸的油管将随着活动臂一起往复移动,使油管与伸缩臂间发生摩擦而导致油管破损,这一问题使得液压管路布置非常困难;方法三的缺陷是,采用多级油缸驱动时,油缸外径过大,并且每一级油缸的伸缩行程不一致,受伸缩臂大小的限制,影响伸缩臂整体结构,布局调整非常困难,液压管路布置非常复杂;同时推动伸缩臂的驱动力由多级油缸中最小的油缸提供,驱动力不够,当出现异常卡阻时,无法推出伸缩臂,如果通过持续增大系统压力来提高驱动力,则会影响到液压管路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结构紧凑、解决液压管路布置难题、提高整机可靠性的伸缩机构用油缸组。
本实用新型的伸缩机构用油缸组,包括装设于伸缩机构内的第一油缸体和第二油缸体,第一油缸体内设有第一活塞杆,第二油缸体内设有第二活塞杆,第一活塞杆一端设于第一活塞杆内,另一端装设有活塞杆头,第一油缸体的有杆腔和无杆腔分别与第二油缸体的有杆腔和无杆腔连通,伸缩机构具有活动伸缩臂、中间臂、固定体,所述第一油缸体的尾部和第二油缸体的尾部分别与中间臂连接,两油缸体反向布置。
所述第一油缸体的尾部设有第一缸体连接块,第二油缸体上设有第二缸体连接座,第二油缸体的尾部设有第二缸体连接块,第一缸体连接块上设有与中间臂配合的连接孔,第二缸体连接块上设有与中间臂配合的连接孔,活塞杆头上设有与固定体配合的连接孔,第二活塞杆上设有与活动伸缩臂配合的连接孔。
所述第一油缸体的尾端沿第二活塞杆伸出的方向与第二油缸体前盖之间设有一段轴向距离。
所述第一油缸体上设有与有杆腔相通的有杆腔连通油接头和与无杆腔相通的无杆腔连通油接头,所述第二油缸体上设有与有杆腔相通的有杆腔连通油接头和与无杆腔相通的无杆腔连通油接头,有杆腔连通油接头通过第一油管相连,无杆腔连通油接头通过第二油管相连。
所述第一活塞杆内设有通道,通道通过活塞杆油口与有杆腔连通,活塞杆头上设有无杆腔进出油口、有杆腔进出油口和油通道,油通道内还设有与无杆腔相通的钢管,钢管的两端部分别设有第一隔离环和第二隔离环,第一隔离环设于油通道内,并设置在无杆腔进出油口与有杆腔进出油口之间,第二隔离环设于通道内,位于靠近无杆腔的一端。
所述第一油管与第二油管为软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解决了采用一个单独油缸时伸缩长度不够、支撑强度不够的问题;避免了采用多级油缸时因外径过大影响整体布局的问题;克服了采用两个单油缸分别驱动时液压管路布管困难的问题,从而简化了整体结构和液压管路,增加了伸缩臂整体的结构强度;由于两油缸的驱动力均匀作用在伸缩臂上,克服了卡阻现象的频繁出现;当油缸组的两个油缸行程相同时,可以实现每节活动伸缩臂的伸缩移动行程相等,提高了伸缩臂的承载能力;由于油缸组布置在伸缩机构内部,简化了整体结构,布局更为合理,外观更为简洁;同时,由于在伸缩臂伸出或缩回时,两油缸体之间没有相对移动,只存在较小的相对摆动,故可使用软管连接两油缸体的油路,即可克服油缸间较小的摆动,并能保证软管不与伸缩机构之间接触,不产生磨擦,从而提高了整机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油缸组将伸缩机构缩回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油缸组将伸缩机构伸出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第一油缸体的A-A剖视放大图。
图例说明:
1、伸缩机构 2、第一油缸体
3、第二油缸体 4、第一活塞杆
5、第二活塞杆 6、活塞杆头
7、第一油管 8、第二油管
11、活动伸缩臂 12、中间臂
13、固定体 21、31、有杆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530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耐磨壁体结构
- 下一篇:二次吸热式微型燃气热水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