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轴的锁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53005.1 | 申请日: | 2006-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23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B21/10 | 分类号: | F16B21/10;F16B21/20 |
代理公司: | 株洲市美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翠梅 |
地址: | 412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工程部件,具体是涉及一种轴的锁紧或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在机械设备上,为解决零件在轴上或孔内的移动,需要有一个挡圈来作为锁紧或止退装置,而现有的挡圈为开口环状挡圈,这种挡圈在工作状态时弯曲应力从开口处为零,沿着圆周逐渐增大,至开口对应点弯曲应力最大,是产生疲劳源的危险点。易引起偏心,对高转速转子的动平衡有一定影响,限位不可靠,抗轴向能力差。于是人们就采用不锈钢板材线切割成窄条,然后绕制成螺旋挡圈。由于不锈钢板材为固溶状态,不能通过热处理强化提高硬度,抗拉强度小于600MPa,制成的螺旋挡圈弹性很差,仅能装配使用一次,性能达不到要求,给机械设备的装配使用带来隐患,亦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结构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成本低,弹性好,可重复使用的轴的锁紧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的方案是这样:在缸体内设有轴,轴的端部有一挡圈,主要是所述的挡圈为0.5~4mm的不锈钢圆丝冷轧制成厚度为0.2~1.2mm,宽度为0.8~8mm的扁丝,再将上述扁丝绕制成螺旋状。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挡圈的整个圆周受力均匀,弯曲应力在圆周上每点相同。给一个同样的径向过盈量,螺旋挡圈比普通挡圈受力情况好,不易变形。另外由于螺旋挡圈是由两圈组成,允许在受推力作用后,螺旋挡圈稍偏斜,使两圈稍错开,不至于产生过大的应力,限位可靠,抗轴向能力强,可提高构件的疲劳强度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挡圈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挡圈的左视图。
图中:1轴,2挡圈,3缸体。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图2、图3可以看出,为防止零件在缸体3内的轴1上移动,采用高强度不锈钢1CR18Ni9Ti直径为2mm的圆丝材,在常温下,用冷轧变形技术,形成显微组织为奥氏体加形变马氏体的厚度为1mm,宽度为6mm的扁丝后,再绕制成两圈螺旋状挡圈2。安装在轴1的端部。
也可采用高强度不锈钢1CR18Ni9Ti直径为4mm的圆丝材,常温下,用冷轧变形技术,形成显微组织为奥氏体加形变马式氏体的厚度为1.2mm,宽度为8mm扁丝后,再绕制成螺旋挡圈2。安装在孔内。以防止零件在孔内的移动,上述挡圈2可根据产品要求,作成各种规格。本实用新型经过多次装配后,弹性及结构尺寸仍能满足设计要求。产品抗拉强度大于1400Mpa,硬度HRC45~HRC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530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海浪发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白芍药材的提取分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