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片精铣刀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52922.8 | 申请日: | 2006-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18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发明(设计)人: | 邓剑;汤爱民;李树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5/22 | 分类号: | B23C5/22;B23C5/10;B23C3/00;B23C3/02 |
代理公司: | 株洲市美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肖美哲 |
地址: | 412000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片 铣刀 | ||
技术领域
本专利涉及一种精铣刀,尤其是广泛应用于加工各种曲面、球面以及近似表面的高速、高精度的单片精铣刀。
背景技术
当需要高速、高精度加工球形槽时,通常使用的是一种整体球头铣刀,或者使用一种安装有可转位精铣刀片的球头铣刀,刀片插入刀体的槽中,通过夹紧螺钉安装在刀体上。中国专利(ZL200320114212.X)公开了一种球头端铣刀,该刀体上的槽具有刀片接触部,与刀片前表面楔形凸起和刀片后表面楔形凸起的表面相配合,刀片接触部位于上半部的内表面和下半部的内表面,从一侧尖部倾斜,向另一侧后端扩展,然后彼此交叉,形成了两个彼此相对的“V”形限位槽,并与刀片前、后主表面的楔形凸起交叉形成的定位面相对应,通过夹紧螺钉的夹紧力使槽闭合而将其安装在刀体上,但刀杆的加工难度较大,成本高;定位面的精度难以控制,接触面积不够,从而影响整个夹紧精度,当切削力变大时,刀片可能发生位移;刀片可以使用两次,但重复定位精度难以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高、加工简单且成本较低的可转位单片精铣刀。
本实用新型的单片精铣刀,包括刀体、刀体前端由槽分隔开的一上半部和一下半部、插入所述槽中的刀片,以及穿过上半部的孔、刀片通孔并拧入下半部的内螺纹孔用于夹紧刀片的夹紧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后部具有与槽相配合的V型定位结构,刀体上半部的孔与下半部的内螺纹孔存在偏心距。
所述刀片的V型定位结构的第一定位面和第二定位面间夹角θ为100°~140°,优选为110°。
所述偏心距为0.1mm~0.25mm,优选为0.2mm。
所述夹紧螺钉为锥头紧定螺钉,上半部的孔及刀片通孔的倒角均为与夹紧螺钉相配的锥孔。
由于在刀体和刀片上采用了V型定位结构,可有效防止刀片在刀体内转动,且刀片在径向受力平衡,同时由于刀体上半部的孔与下半部的内螺纹孔存在的偏心量,既使得刀片能被牢靠地夹紧在刀体中的V形定位槽中,同时在轴向受到足够的压紧力,使得将刀片与刀体紧密联结在一起,定位精度高且可靠性高。
同样由于采用了V型定位结构,因此只要是刀片后部具有外凸的V型定位部即可用在本实用新型的单片精铣刀上。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可转位单片精铣刀结构简单、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高、加工简单且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主剖视图;
图3是图1中刀体1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图1中刀片5的第一种形式的主视图;
图6是图1中刀片5的第二种形式的主视图;
图7是图1中刀片5的第三种形式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4示,本实用新型的单片精铣刀,包括刀体1、刀体1前端由槽4分隔开的一上半部2和一下半部3、插入槽4的上表面12和下表面13之间的刀片5,以及夹紧螺钉9;夹紧螺钉9为锥头紧定螺钉,穿过刀体上半部的孔10、刀片上通孔6并拧入刀体下半部的内螺纹孔11中用于夹紧刀片5,上半部的孔10及刀片通孔6的倒角均为与夹紧螺钉9相配的锥孔;刀片5后部具有外凸的V型定位部,与槽4底部向刀体内凹的相配合的V型定位槽相配合,V型定位部的第一定位面7和第二定位面8间夹角β为100°~140°,与之相对应,V型定位槽的第一定位面14和第二定位面15间夹角α同样为100°~140°,α与β的优选值为110°。刀片通孔6与刀体上半部的孔10存在偏心距,其值为0.1mm~0.25mm,优选为0.2mm。
由于在刀体和刀片上采用了V型定位结构,当刀片5插入刀体1的槽中时,刀片的V型定位部与刀体中的V形定位槽接触,防止刀片在刀体内转动,且刀片在径向受力平衡;同时由于刀体上半部的孔10与下半部的内螺纹孔11存在一很小的偏心量,既使得紧定螺钉9能够将刀片5夹紧在刀体中的V形定位槽中,产生的偏心力使得刀片孔中心与刀体上下部的孔中心保持一致的趋势,在刀体轴向受到足够的压紧力,将刀片与刀体紧密联结在一起。这样,刀片安装在刀体上,定位精度高且可靠性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529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