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曲线支腿水力自控翻板闸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52858.3 | 申请日: | 2006-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7951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周经渊;万剑平;钟放平;吴亚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B7/40 | 分类号: | E02B7/40 |
代理公司: | 长沙永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咏;林毓俊 |
地址: | 410015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曲线 水力 自控 闸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力自控翻板闸门,主要用于拦河和溢洪道等水利水电工程。
背景技术
目前,水力自控翻板闸门在国内的应用已经比较广泛,工作原理也都是基于水压力和闸门自重的平衡。都有造价低廉,无需人工操纵等优点,其形式也五花八门、各有千秋,但仍普遍存在着以下缺陷:容易被河流中的杂物干扰;闸门翻转过程中闸门的支腿与支墩的配合不连贯,支墩对支腿的支撑位置不连续,造成翻转时阻力大,全开和复位时易撞击的现象,特别是当下游有较高运行水位顶托时,闸门普遍运行不稳定,效果不尽人意,这也使此类闸门的适用范围受到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翻转自如、运行稳定、适用范围广的曲线支腿水力自控翻板闸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相互配合的闸门体和支墩,其中闸门体迎水面为闸门板,闸门板的背水面设有支腿,支腿与支墩的相对位置设有轨道面或滚轮,支腿与支墩之间通过轨道面或滚轮形成的曲面轨道相啮合,至少有一个滚轮安装在支墩上。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使用过程中闸门支腿与支墩之间始终保持较高的啮合程度,保持闸门的翻转自如、运行稳定,由于其结构简单,受不良环境影响小,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关闸状态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翻转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全开泄洪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箭头示意水流方向)。本实用新型包括迎水的闸门体和两个背水的支墩4。其中支墩4固定在堰7上,支墩4的迎水方向上有一段轨道面5,该轨道为一上凸的支撑曲面,轨道面5迎向闸门的端部左右固定有耳板6,耳板6上铰接一个滚轮8。闸门体的迎水面为闸门板1,闸门板1的背面安装有两个板状的支腿2,各支腿的轮廓面3与支墩4相对,轮廓面3上设有上下两段轨道面3-1、3-2,其中上轨道面3-1对应于支墩4的轨道面5,为一曲面;下轨道面3-2对应滚轮8,为一个内陷的凹曲面,与滚轮的圆周面相适应,滚轮8可容纳其内,在该轨道面上方设有与滚轮8的近半圆周面相啮合的部分曲面,滚轮的旋转圆周面于耳板6外的部分形成一个曲面轨道,利于支腿的下轨道3-2与支墩4的轨道面5相互啮合。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还可改为在上述支腿轨道3-1的位置安装一个滚轮,相应的支墩4的轨道面5为一个下凹或上凸的支撑曲面。
在闸门关闭时,闸门体落在堰7上,滚轮8的顶面与支腿的轨道面3-2接触;当闸门体的迎水面受力克服自重时,闸门开始翻转,滚轮8在轨道面3-2上滚过,同时轨道面3-1与轨道面5开始啮合,直至闸门板1趋于水平,闸门全开泄洪。当水位下降时闸门体会因为自重而回落,自动旋转关闸拦河。
在自重和动水压力的共同作用下,闸门体与支墩4之间的配合状态始终适应水流的变化,翻转过程中各支腿和支墩的曲面轨道之间啮合程度较高,使支墩对闸门的支撑位置能平滑过渡,增强了运行的稳定性。同时由于其结构简单合理,抗河道中的杂物干扰的能力强,因此受不良环境影响小。
闸门的数目可根据现场情况设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未经湖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528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