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气囊缓冲座椅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52299.6 | 申请日: | 2006-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8007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钟志华;韩旭;文桂林;尹汉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D25/115 | 分类号: | B64D25/115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洪 |
地址: | 410082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囊 缓冲 座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到气囊式缓冲设备领域,特指一种可用来全方位保护空降乘员有效安全着陆的全气囊缓冲座椅。
背景技术
现行空降保护装置中,保护乘员的座椅大部分采用机械式座椅。与普通的机械式座椅不一样,用于着陆缓冲的座椅,一般必须满足乘员仰卧的设计要求,这使得座椅占用空间大。但是对于空降装置而言,内部空间十分有限,结构所占空间必须精简。现有技术中的机械式座椅存在以下不足:1、机械式座椅在缓冲过程中很难对乘员进行全方位地保护,在保护乘员安全方面难以达到很高的质量;2、机械式座椅体积大、质量重,储存与运输均十分不利,而且机械式座椅安装拆卸十分不便。当用于紧急空投着陆缓冲时,就不利于满足高效快捷方便和安全的要求。3、机械式座椅造价高,对生产工艺要求十分严格,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所以成本昂贵,不利于大规模生产使用,在供给方面总有种种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特别是适合在空投中有效保护乘员安全的全气囊缓冲座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解决方案为:一种全气囊缓冲座椅,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座椅气囊,所述座椅气囊上设有适合人体卧姿的凹陷部,座椅气囊上开设有充气孔和排气孔,所述排气孔通过单向阀与外界相连。
所述座椅气囊上凹陷部处设有安全带,该安全带一端固定于凹陷部的一侧,另一端通过锁紧装置连接于凹陷部的另一侧。
所述座椅气囊上设有用来调整座椅气囊形状的拉布面筋,拉布面筋内开设有连通孔。
所述座椅气囊上底部设有固定拉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就在于:
1、本实用新型全气囊缓冲座椅,能对着陆器乘员起到全方位保护的作用,能有效安全地对乘员进行着陆缓冲;
2、本实用新型全气囊缓冲座椅非常适合在空投紧急任务中使用,因为空投装置空间小,本座椅在空投后可以方便迅速地对其进行泄气处理,泄气后座椅几乎不占用宝贵的空间;
3、本实用新型全气囊缓冲座椅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便于在空投任务中使用,且本气囊座椅成本低廉,适合大规模生产;
4、本实用新型全气囊缓冲座椅充气前可以折叠保存,适合于紧急任务中储存与运输,有利于满足高效快捷的要求;
5、本实用新型全气囊缓冲座椅在充入一定量的空气后,有了一定的强度和刚度,可以让空降人员躺卧在仿身设计的座椅中,乘员感觉舒适安全,同时该座椅结合安全带作用,可对乘员在着陆中进行360度全方位缓冲保护。
6、本实用新型全气囊缓冲座椅在缓冲保护中,采用排气阀对外排气,能起到减小内部压强的作用,从而可以减小由于压缩而引起的压强增大,可以对乘员起到更好的缓冲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气囊座椅装置的充气后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气囊座椅装置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气囊座椅装置剖视图;
图例说明
1、座椅气囊 2、充气孔
3、排气孔 4、固定拉环
5、安全带 6、凹陷部
7、拉布面筋 8、连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学,未经湖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522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淤泥层使用的打桩沉管
- 下一篇:带电路板盒的接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