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隧道灯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49360.1 | 申请日: | 200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17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安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3/08 | 分类号: | H05B33/08;F21V23/00;F21W131/101;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翟羽 |
地址: | 315400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隧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隧道灯,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使用寿命长的LED隧道灯。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交通越来越便利,各种隧道也越来越多。为了便于行人的正常行走以及交通工具的正常运行,隧道内通常都安装有照明用的隧道灯。普通隧道灯通常使用卤素灯或高压钠灯等耗能较大的LED作为光源。由于LED具有节能、环保、寿命长等优点,随着LED的大量应用,现在已经出现了用以代替普通隧道灯的LED隧道灯,不仅节约了能源,而且提高了隧道灯的使用寿命。但是由于隧道内一直处于黑暗状态,为了维持隧道的正常运行,LED隧道灯通常一直被点亮直到不能工作为止,而持续的工作大大降低了LED的使用寿命,相应的也降低了LED隧道灯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照明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LED隧道灯。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LED隧道灯,包括隧道灯主体和设置在主体内的LED,所述隧道灯还包括一控制器,该控制器包括一定时器和中央处理器,所述LED分为至少两组相互并联的LED,所述控制器与LED电性连接,定时器每间隔一预定时间向中央处理器发出一切换时钟信号,中央处理器接收到该切换时钟信号后熄灭其中一组工作中的LED,并点亮另外一组未工作的LED。
所述两组LED在交替工作时,未工作的一组LED两端电压或者电流的增加速率与工作中的一组LED两端电压或者电流的降低速率相同,使得隧道灯的亮度在交替工作过程中保持不变。
所述至少两组LED之间交错排列。
所述LED分为第一组LED和第二组LED,所述两组LED交错排列。
所述第一组LED分为若干小组LED,第二组LED也分为若干小组LED,且第一组LED内的每一小组LED与第二组LED的每一小组LED交错排列。
所述第一组LED和第二组LED均以沿四边形的对角线分布的形式交错排列。
所述隧道灯主体还包括一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由若干条状电路板组成,所述LED设置在电路板上。
所述LED为大功率LED。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LED隧道灯内的LED分为至少两组相互并联的LED,在LED隧道灯内设置主要由定时器和中央处理器组成的控制器,控制器内的定时器每间隔一预定时间向中央处理器发出一切换时钟信号,通过中央处理器控制所述至少两组LED交替工作,从而延长了LED隧道灯的使用寿命。另外由于在每两组LED交替工作时,未工作的一组LED两端电压或电流的增加速率与工作中的一组LED两端电压或电流的降低速率相同,使LED隧道灯的亮度在交替时保持不变,因而在交替工作时也不会对隧道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具有很好的照明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LED隧道灯立体组合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LED隧道灯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LED隧道灯LED排列方式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LED隧道灯LED第二种排列方式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LED隧道灯LED第三种排列方式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LED隧道灯控制器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LED隧道灯主要包括LED隧道灯主体8、LED3和收容于LED隧道灯主体8内且与LED3电性连接的控制器(图中未示出),其中,LED隧道灯主体8主要包括壳体1、电路板2、密封圈4和出光板5,LED3设置在电路板2上。
所述壳体1由导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制成(如铝等),其上设有支架11、散热片12和收容空间13。支架11主要用于支撑固定壳体1,其通过螺钉14与壳体1相连,在支架11上还设有用于固定LED隧道灯的定位孔110,以便使用时用螺钉等穿过定位孔将LED隧道灯固定在第三方物体上。散热片12位于壳体的底部,呈片状均匀分布,以利于将LED3产生的热量迅速散失掉。收容空间13由壳体1的四个侧壁15和底壁16共同围合而成,其内收容有电路板2、LED3和透镜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安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安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493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折叠式登高梯凳
- 下一篇:基于电话网络的远程自动报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