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斜梯平台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049262.8 | 申请日: | 2006-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16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兴;邹世杰;张理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3C5/02 | 分类号: | B63C5/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薛琦 |
| 地址: | 200137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舶制造时使用的平台,特别涉及一种斜梯平台。
背景技术
在船舶制造过程中,由于边水舱具有倾斜的特点,在总组阶段时,按照常规通常会在其底部垂直向上并沿着倾斜外表面搭设诸多管子脚手,而在施工作业时真正用到的却是很少一部分脚手,这样既浪费材料,又消耗大量的搭拆人力,而且安全性也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强度高、结构稳定性好、使用灵活方便并且安全性较好的斜梯平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斜梯平台,其包括:一斜梯和一固定在该斜梯上的工作平台。
其中,其还包括一对该工作平台进行支撑的平台斜撑,其两端分别连接该斜梯和该工作平台。
其中,该斜撑和该斜梯通过一导向板连接,该导向板焊接在斜体的加强角钢上。
其中,该平台斜撑通过该导向板上的一沟槽与该导向板相连接,另一端可转动地固定在该工作平台的下表面上。
其中,该工作平台包括有固定在该斜梯上的框架和一个或一个以上可转动地固定在该框架上的走板。
其中,该走板为两块,该两块走板之间可转动地连接,其中一块走板上还设置有可固定在该框架上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销。
其中,该两走板之间通过铰链进行连接。
其中,该工作平台的框架由三根或四根角钢组成。
其中,该斜梯上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栏杆。
其中,该栏杆上与固定在船体上的连接件可转动地相连接。
其中,该栏杆与该连接件上分别相对应地设置有两个孔,并通过在重合后的孔中分别穿设螺栓和插销进行连接固定。
其中,在该斜梯下表面上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耳板,其焊接在船体上。
其中,该耳板为偶数个,并且左右对称地进行设置,其中两组安装于吊马处。
其中,斜梯由两根等边角钢和焊接在两者中的扁铁组成,并且该斜梯上还焊接有踏板。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该斜梯平台强度高、结构稳定性好;
减少管子脚手搭拆的重复劳动力,方便工人施工,提高工作效率,在安全性方面将有明显提高;
该斜梯平台使工人在对边水舱和槽型隔舱总组时所进行的焊接、打磨、涂装作业变的灵活方便还减小了对边水舱外表面油漆的破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耳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栏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栏杆的使用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工作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平台斜撑和导杆的使用状态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斜梯平台,其包括一斜梯1、一工作平台2、一斜撑3和一导向板4。
其中该斜梯1由两根等边角钢和焊接在两者中的扁铁组成,该斜梯上还焊接有踏板。其中该等边角钢长10500mm,该扁铁长10500mm、宽175mm、厚10mm,该踏板为规格是25*25*610mm的方钢。
在斜梯1的下表面上左右对称地分别焊有6块100*100*10mm的耳板11,耳板11与船舱的倾斜外表面焊接固定。并且第一和第三组耳板11安装于吊马处,起到增强结构的作用。整部斜梯与水平地面的倾斜角度为60°。
为了保证与船舱倾斜外表面相贴合,斜梯1上使用的栏杆5均为插销式。也就是说在栏杆5底部开有两个孔51、52,在船体的相应位置处焊接有一连接件6,该连接件6上设置有相对应的两个孔。将连接件6上的两个孔和栏杆5底部的两个孔51、52分别重合,上方的重合的孔使用螺栓8和螺母进行固定住,下方的重合的孔使用插销7进行固定,当需要把栏杆5放倒时,将下方孔中的插销7拔出,栏杆5即可绕螺栓8转动。
工作平台3采用翻板式,其框架22由三根63*63*6mm的等边角钢组成。该工作平台3通过该框架22固定在斜梯1上。该工作平台还包括有两块走板21,每块走板21均由50*50*5mm的等边角钢与δ=5mm的钢板网板所组成,两块走板之间用铰链212可转动地进行连接。其中一块走板21上固定有销211,该销211可固定在该框架2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492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