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人民币的磁性油墨检测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48821.3 | 申请日: | 200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37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刚;吴跃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龙润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D7/04 | 分类号: | G07D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人民币 磁性 油墨 检测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人民币防伪特征的检测设备有关,涉及一种用于人民币的磁性油墨检测机构。
背景技术
业内人士都知道,世界上钞票防伪技术最先进的当属瑞士法郎,可以说,瑞士法郎集世界先进防伪技术之大成。
我国第四套人民币就借鉴了瑞士法郎的防伪技术,共采用了十多项防伪设计。其中之一就是在人民币的某些特定位置和区域设置了磁性油墨。
而现有的点钞机大多均为定型产品,完全不具备对上述磁性油墨的动态检测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人民币的磁性油墨检测机构,利用第四套人民币上的磁性油墨分布规律的特征,通过设置的磁阻式磁头来检测磁性油墨所在的位置和区域,准确判别人民币的真伪,以控制异常货币(假币)流入社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用于人民币的磁性油墨检测机构,设置在点钞机的进钞机构与出钞机构之间;包括穿设在点钞机压钞轮轴上的若干个压钞轮、穿设在点钞机对转轮轴上的左右两个对转轮;所述的压钞轮轴的一端穿设一码盘,码盘上设有一副码盘对管;其实质性特点在于:
所述的压钞轮轴与对转轮轴之间,设有至少两副穿透式红外发射计数光耦和穿透式红外接收计数光耦、至少三个磁阻式磁头,与磁阻式磁头对应设置的磁头压轮穿设在所述的压钞轮轴上;
所述的压钞轮轴、对转轮轴的中心线与穿透式红外计数光耦、磁阻式磁头的中心线同在一个垂直平面内。
上述的用于人民币的磁性油墨检测机构,其中,所述的磁阻式磁头相对于所述穿透式红外发射、接收计数光耦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用于人民币的磁性油墨检测机构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由于本实用新型是在原有点钞机的进钞机构和出钞机构之间增设的检测机构,被测货币经过该检测机构时,无需与被测货币直接接触,利用该机构上设置的两副穿透式红外发射、接收计数光耦和磁阻式磁头以及磁头压轮与设置在压钞轮轴上的一个码盘和一副码盘对管相配合,在CPU芯片的控制下,即可检测出磁性油墨所在的位置和区域,以准确判别人民币的真伪。
因此,本实用新型在点钞的动态过程中即可实现对人民币磁性油墨的动态检测,并从中准确剔除可疑货币。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用于人民币的磁性油墨检测机构的一实施例结合其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其实用新型的目的、具体结构特征和优点。其中,附图为:
图1为本实用新型检测机构工作状态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检测机构的走钞过程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码盘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检测机构的工作原理流程框图。
附图中:
1-压钞轮;2-计数光耦(发射);3-对转轮;4-计数光耦(接收);5-被测货币;6-码盘;7-码盘对管;8-磁头压轮;9-磁阻式磁头;10-压钞轮轴;11-对转轮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人民币的磁性油墨检测机构设置在点钞机的进钞机构与出钞机构之间,主要包括穿设在点钞机压钞轮轴10上的若干个压钞轮1、穿设在点钞机对转轮轴11上的左右两个对转轮3;压钞轮轴10的一端穿设一码盘6,码盘6上设有一副码盘对管7。
在压钞轮轴10与对转轮轴11之间,设有至少两副穿透式红外发射计数光耦2与穿透式红外接收计数光耦4、至少三个磁阻式磁头9,与磁阻式磁头9对应设置的磁头压轮8穿设在压钞轮轴10上。本实施例中,三个磁阻式磁头9相对于穿透式红外发射、接收计数光耦2、4间隔设置。
从图2中不难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压钞轮轴10、对转轮轴11的中心线与穿透式红外计数光耦2、4、磁阻式磁头9的中心线同在一个垂直平面内。这样,可以保证穿透式红外计数光耦2、4、磁阻式磁头9能够同步工作,不致产生漏检或误检的情况。
参见图5,本实用新型检测机构的工作过程大致如下:
将被测货币5平整放置在点钞机进钞机构的进钞板上,电机起动后带动压钞轮1、对转轮3转动,使被测货币5夹设在橡胶压钞轮1与对转轮3之间,并以一定的速度沿图3中的B向运行。利用两副穿透式红外计数光耦2、4的信号送入CPU芯片,判断被测货币5是否进入测量区域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龙润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龙润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488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