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起重机吊具平移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048680.5 | 申请日: | 2006-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29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辉;王晓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港机重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C13/08 | 分类号: | B66C13/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明成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成;陈紫云 |
| 地址: | 200125***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起重机 平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装卸设备的辅助工具,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起重机吊具平移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在集装箱堆场使用的集装箱装卸设备主要有:集装箱轮胎式龙门起重机(RTG)和轨道式龙门起重机。因为在集装箱装卸作业中,集装箱运输卡车不可能停的正好和起重机的吊具平行,既集装箱运输卡车上集装箱的中心线和起重机的吊具的中心线产生了一定的偏角,这时需要利用起重机设备上设有的吊具回转装置旋转一定的角度,使吊具中心线和集装箱的中心线重合,调整后方可继续作业。吊具回转装置一般通过电动或液压推杆推动钢丝绳来实现吊具的回转,吊具回转的角度一般为±5度。但当起重机的吊具与运输卡车上集装箱在起重机大车方向上偏移有一定的距离时,需要在起重机大车方向上平移吊具与集装箱作“对箱”作业。
目前一般采用“点动”起重机大车的方法来进行“对箱”作业, “点动”起重机大车由于不可能一下就“对箱”成功,需要多次进行“点动”大车。频繁“点动”大车增加了装卸作业时间,增加了起重机大车电机损耗和油料消耗,降低了设备的生产率。特别是集装箱轮胎式龙门起重机(RTG)的行走机构是轮胎式,而且为链条传动,会出现虽然“点动”大车,但是大车停留在原地不动的现象,从而加速了大车行走机构中的制动盘、轮胎等磨损。另外在“点动”大车的时候,使整个起重机一直处于晃动的状态,既降低了起重机金属结构的寿命,又降低了设备操作者的舒适性。
另外还有一种方法为在吊具上架3和吊具2之间设置有大车方向吊具驱动装置,请参见图1所示,该吊具驱动装置的液压油缸4位于吊具上架3和吊具2之间,通过液压油缸4推动吊具2,使吊具2相对吊具上架3偏离,来实现吊具2在起重机大车1方向的平移。因为该吊具驱动装置需要在吊具上架3和吊具2上布置油缸、管路、泵站等装置,导致起重自重量增加,对升降机构的电机、减速器等选型影响很大,同时也增加了油料的消耗,而且在吊具上架或吊具上安装布置比较复杂,维修困难。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起重机吊具平移装置来实现吊具在大车方向上的平移。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装卸作业时间长,起重自重量大,安装布置复杂,维修困难,行走机构损耗大,升降机构选型难,油料消耗大,操作人员舒适性差等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车方向吊具平移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但能够实现吊具在起重机大车方向上快速平移,而且还能实现吊具的回转、左右倾、前后倾等其他动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起重机吊具平移装置包括载重小车和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位于载重小车上,
驱动装置进一步包括液压油缸、液压泵站、杠杆和钢丝绳缠绕系统;液压油缸有四组,分别两两位于载重小车的两侧,每个液压油缸的一端通过支座固定在载重小车上,另一端设有杠杆并与杠杆上端连接;杠杆的支点固定在载重小车的侧面,杠杆的下端有钢丝绳缠绕系统并与吊具上架连接;液压泵站在四组液压油缸中间并与每个液压油缸连接。
所述的液压油缸一端与杠杆上端之间为销轴连接结构。
该起重机吊具平移装置还可以是包括载重小车和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位于载重小车上,
驱动装置进一步包括推杆、杠杆和钢丝绳缠绕系统,推杆有四组,分别两两位于载重小车的两侧,每个推杆的一端通过支座固定在载重小车上,另一端设有杠杆并与杠杆上端连接;杠杆的支点固定在载重小车的侧面,杠杆的下端有钢丝绳缠绕系统并与吊具上架连接。
所述的推杆一端与杠杆上端之间为销轴连接结构。
所述的钢丝绳缠绕系统包括钢丝绳、滑轮、钢丝绳卷筒,钢丝绳中间设滑轮,一端与杠杆下端连接,另一端绕在钢丝绳卷筒上,滑轮与吊具上架连接,钢丝绳卷筒与载重小车底部连接。
所述的杠杆的支点与载重小车的侧面之间为销轴连接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港机重工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港机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486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