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自动化机具组装的螺柱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48167.6 | 申请日: | 2006-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59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发明(设计)人: | 陈美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美如 |
主分类号: | F16B37/00 | 分类号: | F16B3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赤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县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自动化 机具 组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柱,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自动化机具组装的螺柱。
背景技术
请参考图1及图2,在现有技术的自动化机具组装的螺柱中,于一螺柱50中央设有贯通之螺孔51,并且在该螺柱50上方加装一封闭件60,所述封闭件60可遮蔽该螺孔51,使该螺柱50形成可以一真空吸引装置吸取调动的型态,为现有技术。请继续参考图3,当该螺柱50经一吸取作业的分配时,使该螺柱50被设置在一电路板型态的对象70上,在一个安装零件的情形中,该螺柱50的螺孔51结构,可让一具有螺杆81的连接件80进行螺合,而采取这种型态进行连接的连接件80,通常也是电路连结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当螺杆81与螺孔51结合后,形成一电路的导通。
然而,在现有技术螺柱结构进行连结之前,必须先移除设置在该螺柱50上的封闭件60,以利于连接件80在连结后形成导通的状态;但这样的过程需经过多一道手续,明显增加了作业上的复杂度。在一个简化的安装作业中,直接以螺杆81突破该封闭件60本体进行连结的作业;当该封闭件60被突破后所形成的碎片,随着该螺杆81进入该螺孔51内部,在螺合得过程中,这些碎片常在形成电路的过程中造成阻碍,甚至使该螺合点有接触不良的情形,因此造成在制程后端的检测作业上极大的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易于吸取,并且在装设后可直接进行装设作业,不会影响导电性的螺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自动化机具组装的螺柱,其包括:一螺柱,所述螺柱中央轴向设置一螺孔;所述螺柱上端设有一封闭件,所述封闭件设置在所述螺柱上端,至少包括或大于螺柱上开口,但小于螺柱上端断面区域的凹入面积,并且使螺柱顶面其余表面区域形成一接触面。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较小面积的螺孔封闭结构,使螺柱在装配过程中具有优良的吸附效果;并且在无须进行去除封闭件的作业的情形中,不但简化了整体加工的作业程序,也保有在进行电路连结作业时,该螺柱其设置位置的电气接点完整性,具有良好的电气连接能力,大大减低了整体产品加工后因接触不良导致检测发生问题的机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螺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实施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图6为图4的实施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实施状态示意图。
其中10、50为螺柱;11、51为螺孔;12为开口;13为开口;14、54为接触面;15为环状凸缘;20、60为封闭件;30、70为物件;31为槽孔;40、80为连结件;41、81为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请参阅图4、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包括:一螺柱10,该螺柱10的中央轴向设置一螺孔11,所述螺孔11贯穿该螺柱10形成上下两开口12、13;该螺柱10上端设有一封闭件20,用以遮盖封闭螺柱10上端至少包括或大于该上开口12但小于螺柱10上端断面区域的凹入面积(型式上可为一凹入的鱼眼坑),使该螺柱10顶面其余表面区域可不被遮盖地直接显露出来,形成一接触面14;在所采的实施例中,该封闭件20倾向于采取一薄化的塑料薄片,以黏附的方式加工设置在该螺柱10上,用以封闭该开口12。在另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该封闭件20也可采取在该上端开口12上,填入少许塑料硬化、或在制作过程中形成一容易突破的薄膜结构。
请继续参阅图6,在一个实际装配的过程中,该经封闭件20遮蔽上端开口12的螺柱10,被设置在一对象30表面上。在所采的实施例中,该对象30为电路板,而螺柱10设置在该对象30的某个电路接点上;此时,有一个连接件40以其本身所具有的螺杆41与螺柱10进行连结,该螺杆41在一个没有移除封闭件20的情形中,直接向下突破该封闭件20并且螺合固定,在这个突破螺合的过程,被突破的封闭件20会产生碎片进入该螺孔11内,但在配合该螺柱10顶面的接触面14,该连接件40将可确保在固定作业完成后,形成完全的电气连结;此外,该被突破的封闭件20所产生的碎片,在螺合过程中可增加该螺柱10与螺孔11间的紧密度,进而具有防止松脱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美如,未经陈美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481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矩阵感应锁
- 下一篇:支撑钢球防脱的锁紧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