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间环境模拟设备的吊挂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48129.0 | 申请日: | 2006-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80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袁达伟;张树中;黄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曙光机械制造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G7/00 | 分类号: | B64G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伟奇 |
地址: | 200127***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间 环境模拟 设备 吊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航天器的试验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在空间环境模拟设备中用以吊挂航天器的装置。
背景技术:
进入空间的航天器在发射前必须先在地面的空间环境模拟设备中作各种性能试验或可靠性试验,以检查其结构设计、热控设计等是否满足预定要求,从而决定能否实地发射。进行地面模拟试验时是将航天器吊挂在空间环境模拟设备所形成的冷背景有效空间的正中,以最接近地模拟航天器在宇宙空间中飞行的实际状况。
由于科研工作者一般只注重宇宙空间真空、冷黑背景等环境模拟方面的研究,而往往忽视试验时的吊挂安装环节,错误地认为这是实验操作者的事,因此目前现有的空间环境模拟设备中对航天器的吊挂安装仍然是靠人工方式,即采用人力抬、钢丝绳拉等手段将航天器吊挂在空间环境模拟设备的真空容器顶部的吊环上。这种传统的人工吊挂安装方式既耗费人力又带来诸多不安全因素:一方面,人工吊挂安装沉重的航天器不仅需要动用较多的人员,而且耗费时间长、工作效率低;另一方面,试验的航天器中载有许多昂贵的精密仪器和装置,人工操作的不慎会引起航天器的损坏,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空间环境模拟设备中人工方式吊挂安装航天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间环境模拟设备的吊挂装置,其采用机械方式进行航天器的吊挂安装,具有工作效率高、安全可靠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空间环境模拟设备的吊挂装置,设置于真空容器内,其包括垂直起降机构和垂直吊挂机构;垂直起降机构包括有可沿导轨出入真空容器的工作平台、千斤顶和升降平台,该升降平台位于工作平台的上方,千斤顶设于升降平台与工作平台之间且可操纵升降平台沿垂向升降;垂直吊挂机构包括有框架、横梁、吊杆和滑块,该框架为矩形且固定在真空容器的内顶壁上,横梁通过其两端的滑块与框架连接且可沿框架的纵向平移,吊杆通过其顶端的滑块与横梁连接且可沿横梁进行横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间环境模拟设备的吊挂装置,其垂直起降机构还包括有平行四边形的连杆机构,该连杆机构的上、下端分别铰接在升降平台和工作平台上以使升降平台在升降中始终保持水平;垂直吊挂机构的框架通过6根固定杆悬吊固定在真空容器的内顶壁上,该垂直吊挂机构的横梁为2根,吊杆为4根,该吊杆的底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旋扣和卸扣。
与现有空间环境模拟设备吊挂安装航天器的人工方式相比较,本实用新型采用机械方式进行航天器的吊挂和安装,其垂直起降机构的千斤顶可操纵载有航天器的升降平台始终保持水平地沿铅垂方向平稳地升降,其垂直吊挂机构的吊杆通过滑块和横梁结构可在框架上沿纵向或横向进行移动,从而适应不同航天器的不同姿态位置的吊挂。因此,本实用新型在空间环境模拟设备中的应用节省了大量人力,大大提高了航天器吊挂安装的工作效率,而更重要的是确保了航天器的安全和吊挂安装的可靠,避免了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垂直吊挂机构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A向视图。
图4是图2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首先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示空间环境模拟设备的吊挂装置设置于空间环境模拟设备的真空容器3内,该真空容器3为圆筒状,其内腔将在试验过程中形成模拟宇宙空间真空、冷黑背景等环境的有效空间。所述空间环境模拟设备的吊挂装置包括垂直起降机构1和垂直吊挂机构2。垂直起降机构1包括有工作平台11、千斤顶12、升降平台13和连杆机构14。工作平台11的下部装设有四个滚轮15,该滚轮15搁置在沿真空容器3纵向铺设的导轨4上,工作平台11通过滚轮15在导轨4上的移动可以由外部推进或拉出真空容器3。工作平台11的正中安装有一台用手动升压和卸压的液压千斤顶12,升降平台13位于工作平台11的上方,千斤顶12设于升降平台13与工作平台11之间,其底部置于工作平台11上,其顶部支撑着升降平台13,从而可通过操纵千斤顶12来驱动升降平台13沿铅垂方向升降,升降平台13上可放置试验的航天器S。连杆机构14为平行四边形,其上、下端分别铰接在升降平台13和工作平台11上(见图1),由于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14的运动特性,升降平台13在升降过程中就能始终保持水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曙光机械制造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曙光机械制造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481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