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业气化炉内壁蚀损激光数控检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48107.4 | 申请日: | 2006-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24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郑是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1/954 | 分类号: | G01N21/95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宝根 |
地址: | 20023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 气化 内壁 激光 数控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气化炉内壁蚀损激光数控检测装置,属于工业自动化仪表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工业气化炉在生产过程中内壁损蚀需及时修复,目前的状况是凭经验确定炉子的大修时间,当炉温降至30度以下,在十几米高的炉内搭上脚手架,由人工进行炉内壁尺寸测量,凭炉内壁尺寸的变化,检查内壁的损蚀程度并加以记录后组织维修,工作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修理时间长、测量不正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工业气化炉在生产过程中内壁损蚀用人工检测的缺点,提供用激光数控测量的工业气化炉内壁蚀损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一种工业气化炉内壁蚀损激光数控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装置、数据采集单元、控制单元和计算机,其特点是检测装置包括:测量杆、旋转电机、升降电机、检测传感器、恒温箱、导轨框架、套筒定位法兰部件;所述的恒温箱置于测量杆的下端,所述的检测传感器置于恒温箱内;所述的测量杆与导轨固定连接,与导轨相配合的导轨滑块与导轨框架连接,所述的升降电机的输出轴上装有升降副齿轮,所述的升降副齿轮与测量杆相固接的升降齿条相啮合,所述的旋转电机装在一固定板上,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装有旋转副齿论,所述的旋转副齿论与固定在导轨框架上的旋转主齿轮相啮合,导轨框架外部上下装有滚动轴承,滚动轴承和套筒定位法兰部件组成一体。
所述的检测传感器是由激光测距传感器和全姿态测量传感器组成。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工业气化炉,大大提高测量精度和速度,改变国内气化炉内壁测量均需在炉膛温度降至常温后,人再钻入其中进行手工卷尺测量的现状。由此不仅可免去每次停车后炉膛内搭设脚手架的步骤,节省耐火砖的测量及炉膛降温的时间,更可大大提高测量的广度和精度,使切炉计划安排更趋于合理,缩短检修周期,降低无备炉的几率,本实用新型还可用于其他工业炉内壁蚀损检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机械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机械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工业气化炉内壁蚀损激光数控检测装置,由图1-图4所示,包括检测装置、数据采集单元、控制单元和计算机,其特点是,检测装置包括:测量杆1、旋转电机2、升降电机3、检测传感器、恒温箱5、套筒定位法兰部件6、导轨框架7;所述的恒温箱5置于测量杆1的下端,所述的检测传感器置于恒温箱5内;所述的测量杆1与导轨14固定连接,由图2和图3所示,在测量杆1前后置有两根导轨14,与前后两导轨14相配合的4个导轨滑块15与导轨框架7连接,所述的升降电机3固定在一固定板22上,升降电机3的输出轴上装有升降副齿轮19,升降副齿轮19配有一制动环20,所述的升降副齿轮19与测量杆1相固接的升降齿条21相啮合,所述的旋转电机2装在一固定板18上,旋转电机2的输出轴上装有旋转副齿论17,旋转副齿论17下步装有压环16,所述的旋转副齿论17与固定在导轨框架7上的旋转主齿轮11相啮合,导轨框架7外部上下装有滚子轴承12,两滚子轴承12之间置有轴承导套13,两滚子轴承12通过各自的圆螺母10固定,滚子轴承12和套筒定位法兰部件6组成一体,由图2所示,在导轨框架7外还套有一用于测量杆电源和信号输入输出的导电环9,由图1-图2所示套筒定位法兰部件6通过螺钉和气化炉入口4相连接,运动控制的电气控制盒8置于导轨框架7上部。在本实施例中,测量杆1有7米长,分三段组成,采用80×80的航空铝型材构成。
所述的置于恒温箱5内的检测传感器采用外构件是由激光测距传感器和全姿态测量传感器组成。激光测距传感器选用反射式激光测距传感器,激光测距仪通过检测得到气化炉内壁实际尺寸,全姿态传感器在检测时可以得到测量杆在螺旋运动时和在原位时的偏差值,作为测量补偿值使用。启动计算机,检测装置按螺旋方式进行运动,同时测量开始,计算机将激光传感器和全姿态传感器发出的数据采集到计算机,数据经过处理和运算得到正确的气化炉内壁数值,再经计算机图象化处理后显示气化炉内壁三维图形。点击三维图形某一部位都可以局部放大,三维图形直观地反映了气化炉蚀损的现况为炉子的修理和工艺状况的分析提供了正确的数据。
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未经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481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钢结构胶接连接工艺
- 下一篇:可产生负离子的塑胶皮料及产品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