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便携式导航准备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47767.0 | 申请日: | 2006-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4994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发明(设计)人: | 齐诚;王维莉;周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1/00 | 分类号: | B60R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月珍 |
地址: | 2018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便携式 导航 准备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载导航设备,尤其是指一种整合性好,换装方便容易的车载便携式导航准备系统,此外,本实用新型也涉及到汽车电气连接的预准备设计。
背景技术
目前,车载的导航设备主要为两类,一类是在汽车出厂前已安装的前装导航仪,这类导航仪的优点是和整车安装匹配完整,较为稳定,缺点是价格较高,且无法带离;另外一种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便携式导航仪,价格相对较低,移动方便。这种便携式导航仪的固定方式一般采用吸盘式和沙盘式,例如,中国专利200520107368.4,采用的就是吸盘式的固定方式,其缺点是导航仪与整车匹配不尽和谐,如便携式导航仪只能吸在玻璃上,通过飞线从点烟器插头获得12V电源。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便携式导航仪安装方式和供电方式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便携式导航准备系统,该便携式导航准备系统不仅能实现便携式导航仪的所有功能,而且安装在汽车上后外观和整车匹配和谐统一,且没有露在外面的电源线,更重要的是,在经销商处换装十分方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装有便携式导航仪支架的支架盒安装在仪表板上方储物盒的位置,安装时将原有车内的储物盒更换成支架盒。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一种车载便携式导航准备系统,包括:
支架盒,支架盒置于汽车仪表板上原安置储物盒的盒座内,支架盒的一侧装有折叠翻盖,作为支架盒的盒盖;
导航仪,置于所述支架盒内一侧;
支架,置于所述支架盒内的另一侧,作为所述导航仪使用时的固定部件,支架具有支架底座,所述支架底座固定于所述支架盒;
电气触片,置于支架,电气触片于所述支架内部向下引出电源线,所述电气触片的安装位置是当所述导航仪固定于所述支架上后,所述导航仪的电源接头与所述电气触片接触;
电源插头,置于所述支架盒下方并与所述电气触片引出的电源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车载便携式导航准备系统为汽车生产商和汽车用户提供了一种整合性好,换装方便容易的车载便携式导航准备系统,尤其是该系统能作为模版模块,适用于所有相关车型。
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源线束预埋,实现电源线隐藏,避免从外接点烟器插头获取电源而使用的飞线。
另外,本实用新型使用专用支架盒,使用时打开,不用时隐藏,使导航仪与整车外观匹配,整体更加美观、统一、专业。
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载便携式导航准备系统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架与支架盒结合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车载便携式导航准备系统不使用时支架盒内部件的状态图;
图4为图1中的车载便携式导航准备系统不使用时支架盒关闭的状态图;
图5为图1中的车载便携式导航准备系统支架盒打开的第一状态图;
图6为图1中的车载便携式导航准备系统支架盒打开的第二状态图;
图7为图1中的车载便携式导航准备系统支架盒打开的第三状态图。
附图中主要部件的符号说明:
1,导航仪 2,电源线
3,电源插头 4,螺丝
5,支架盒 6,支架
7,电气触片 8,折叠翻盖
9,轴 10,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车载便携式导航准备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载便携式导航准备系统结构的示意图。
首先,汽车出厂时预埋了电源线,包括12V电源和地线,该电源线可以起于点烟器电源,止于仪表板内储物盒的下方。该电源线安装于一插座(未图示)上,并固定于仪表板内储物盒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车载便携式导航准备系统包括以下部件。
专用的便携式导航仪专用的支架盒5,支架盒5置于汽车仪表板上原安置储物盒的盒座内,因此,支架盒5的外形尺寸是按照原储物盒的外形尺寸设计的。支架盒的一侧装有至少具有两折盖的折叠翻盖8,作为支架盒5的盒盖。
导航仪1,置于支架盒5内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477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箱体门板防冲击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适应高密度硬盘盘片的磁头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