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蹼轮式增氧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047573.0 | 申请日: | 2006-1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7320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 发明(设计)人: | 杨性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性楷 |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01K63/04;C02F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108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轮式 增氧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品种养殖业用机械,尤其涉及一种水产品种养殖业进行增氧用的蹼轮式增氧机。
背景技术
对于水产品种养殖业来说,增氧技术的好坏是决定养殖业丰收与否的一项重要的因素,目前水下养殖场所采用的供氧设备大多数为水车式或叶轮式增氧机,此设备是用电机带动叶片拍打水面,使水面上的水由空气中落入水中形成气泡,由气泡供氧,但该设备存在如下不足之处:由于采用拍打水面供氧,需要大功率的电机带动,浪费能源;另外因为只在水面拍打,落水深度只有10厘米左右,无法向深处供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向水深处供氧且节能省电的蹼轮式增氧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蹼轮式增氧机是利用传统的水车原理、动物蹼爪形式和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有机结合的增氧技术。
蹼轮式增氧机的主机,包括电机、齿轮腔和传动器等,沿轴线装配成一个整体。所述电机腔的两端为齿轮腔,齿轮腔连有传动器,传动器外侧各有一个轴伸,每个轴伸上有一个以上的蹼轮,主机上有底脚安装于支架上,支架连接两个浮体。
所述电机为装入式电容起动(包括电容运转)单相异步电动机或三相异步电动机,其外壳采用能抵抗水浸的防护形式。即使电机不慎落水,在规定时间和压力下,电机不会受到侵害,达到了国标和国际电工协会标准规定的IP x 7要求。所述齿轮腔采用双齿轮二级斜齿轮减速系统,工作稳定,抗阻绕能力强。
本实用新型增氧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蹼轮旋转,一面迅速在水中形成无数的微小气泡,包容大量的水中二氧化碳,一面将水流抛向空中,进行排出,同时溶进充足的氧气,在巨大的推力作用下,将下落的富氧水推向远端和深处。根据蹼轮数的数目,推动范围最佳可达150米左右,扬高达1.8米,影响水深可达3米以下,能在上中下三层同时增氧。
本实用新型具有增氧效果好、节能省电、推流范围大、养殖成本低、结构简单可靠等优点。供各种水产品种养殖业进行增氧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蹼轮式增氧机的装配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蹼轮 2-传动器 3-衬垫 4-加油孔
5-电机 6-支架 7-浮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蹼轮式增氧机的主机,包括电机5、齿轮腔和传动器2等,所述电机5腔内两端为齿轮腔,齿轮腔连有传动器2,传动器2外侧各有一个轴伸,每个轴伸上装配一个以上的蹼轮1,主机2安装于支架6上,支架连接两个浮体7。
电机5为单相异步电动机或三相异步电动机,电动机经专门而精心地优化设计,电机性能优良,抗阻堵力矩大,起动电压低,即使电网容量不足,电压波动大或电压远离工作地点致使电压降低至160V(单相)或300V(三相)时,电机也能正常起动。
蹼轮1利用仿生学原理设计成动物蹼爪形式,兜水率高,增氧能力强,动力效率高。动力效率是每千瓦小时增氧机使塘水中含容氧量的增量。有实测数据表明,它与水车式增氧机叶轮相比较,在相同的增氧能力下,可节省大量用电。
本实用新型增氧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蹼轮1旋转,一面迅速在水中形成无数的微小气泡,包容大量的水中二氧化碳,一面将水流抛向空中,进行排出,同时溶进充足的氧气,在巨大的推力作用下,将下落的富氧水推向远端和深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性楷,未经杨性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475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字形伸缩梯
- 下一篇:玻璃纤维加强型固定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