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梯运行中待人识别智能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47165.5 | 申请日: | 2006-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40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国平 |
主分类号: | B66B1/34 | 分类号: | B66B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335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运行 待人 识别 智能 系统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由乘员存在识别电梯楼层选择系统,具体地讲是一种由电梯门前是否有乘员来识别电梯楼层的选择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电梯全都只采用乘客按钮的方式来进行楼层选择操作,当有乘客按钮因故离开后,电梯不管电梯门口是否有人,只要乘客按过“上”或“下”按钮,电梯在该层必停车开门,这样很浪费时间。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楼层电梯不识别楼层电梯门口是否有人必停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由乘员存在识别电梯楼层选择系统,该控制系统不仅能控制电梯正常停在有“上”或“下”信号的楼层,而且能判断有“上”或“下”信号的楼层电梯门口是否有人,若无人电梯在该层则不停,这样就可大大节约运行时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保留原有电梯所有结构及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识别乘员是否在电梯门前的功能。在每电梯门口安装一个或多个传感器,传感器固定在楼层电梯厢外墙体上;实时监视楼层电梯门口是否有人。该控制系统使电梯在楼层停车开门时,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要有电梯“上”或“下”信号,二是要电梯门口有人的信号;否则,将不停。其特点是它由中心控制单元、识别乘员系统及传感器构成,其中中心控制单元的输出与原有电梯的控制系统相连接。
上述传感器包含红外线传感器、摄像头等所有能测到人员存在的传感器;
上述传感器固定在楼层电梯厢外墙上;
上述传感器的输出与中心控制单元的数据线相连接。
由于本实用新型增加了识别乘员存在系统,使得本实用新型在当电梯接收到楼层电梯“上”或“下”信号以后,即使按键人员离开,也能克服无人乘电梯而停车开门的原有电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作为普通电梯的辅助设备,在保留现有电梯操作按钮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和完美,提高了电梯的性能,节约了乘员上下电梯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系统软件工作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采取如下方案:
当在楼层电梯外面等乘电梯的人员按“上”或“下”按扭因故全部离开后;传感器会在电梯离开相邻楼层未到该楼层前,预先检测到该层楼电梯门前没有人信号,通知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会通过判断、分析和计算,给出控制信号;控制电梯到该层楼层时不停车,而直接上升或下降到下一楼层,控制原理见图1。本实用新型在每层楼的电梯厢入口处附近适当的位置安装一个传感器(包含红外线传感器、摄像头等所有能测到人员存在的传感器),传感器安装位置如图2,用于检测电梯门口是否有人。为电梯控制单元在人员按“上”或“下”按扭的前提下,判断电梯在该楼层是否停车,提供比较信号。本实用新型系统软件工作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传感器的数量和位置不是固定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总的目的是方便乘客使用,提高系统保识别率。
由乘员存在识别电梯楼层选择系统可以在识别指令后和乘客按操作按扭同时编码到电梯控制系统;这套系统也可以直接集成在电梯的中心控制单元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国平,未经杨国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471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滤颗粒饮料吸管
- 下一篇:带迷你滚筒式洗衣机的洗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