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型便携式静脉注射输液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47025.8 | 申请日: | 2006-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38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发明(设计)人: | 沈路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圣美申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42 | 分类号: | A61M5/14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章鸣玉;蔡海淳 |
地址: | 201318上海市南汇区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型 便携式 静脉注射 输液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将液体介质输入至人体内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静脉输液是一种最常用的临床抢救、治疗方法,亦是护理专业的一项常用给药治疗技术。
临床上应根据药物和患者情况不同,往往需要配以适当的输液速度。
输液过快,可能会导致中毒,更严重时会导致水肿和心力衰竭;输液过慢则可能发生药量不够或无谓地延长输液时间,使治疗受影响并给患者和护理工作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现在的常规临床输液,普遍是把输液包或输液瓶悬挂在某个高度(以静脉为标准),使液体由于自然重力而滴下进入血管中,并用眼睛观察,依靠手动夹子来控制药滴速度,不易精确控制输液速度,而且医护人员工作量大,最主要的一点,在整个输液过程中,患者必须处于某个坐或卧姿状态下的固定位置,不能随意移动和行走。
公告日为2000年5月24日,公告号为CN2379139Y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具有带限位槽卡门的自动输液装置”,它包括箱体、卡门、单板微机、输入结构、蠕动泵及气泡检测结构;箱体设有一侧呈与卡门相对应内凹面的前面板;卡门内侧设有上、下夹持座、止液夹及限位槽;限位槽位于上、下夹持座之间,并与蠕动泵相对;输液管装夹在上、下夹持座上,其中部位于卡门限位槽内,并被抵压在限位槽与蠕动泵的泵片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机械压力式注射输液方式,解决了现有重力式输液方式的不足,但是由于其采用线性蠕动泵(Linear Peristaltic Pump)作为压力源,导致整个装置体积偏大,比较笨重,可移动性能较差,不能满足移动状态(例如担架运送)下的使用需要;同时,整个装置不便于移动,仍然限制了患者在输液/治疗期间的行动自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型便携式静脉注射输液系统,其在完成同样功能的前提下,体积大大缩小,重量减轻,整个装置的可移动性能和便携性能好,可由患者随身携带,方便了患者在输液期间的自由行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智能型便携式静脉注射输液系统,包括储液单元、输液针头、连接储液单元与输液针头的输液管和设置在输液管上的动力供液单元,其特征是:储液单元由便携袋和放置在其中的储液袋构成,便携袋设置有用于将其固定于人体躯体上的系带;其动力供液单元至少包括位于一由下壳体、上盖和转动轴构成的便携式翻盖式壳体内的蠕动泵及其驱动装置、电源和控制装置构成;其中,所述的蠕动泵为行星转子式蠕动泵,驱动装置与蠕动泵并排设置在便携翻盖式壳体内,并经传动机构相连接,在蠕动泵之滚柱外侧,设置至少一组弧形输液管夹套及夹套压力调节机构,控制装置由设置在翻盖式壳体上盖中的控制电路、设置在上盖内表面的输入键盘和设置在上盖外表面的显示屏构成,电源与驱动装置和控制装置相连接;便携式翻盖式壳体之外壳设置有用于将其固定在系带上的固定挂钩。
其中,储液袋是软性袋体,其至少具有一液体输出和/或输入管,其液体输出管经输液管与输液针头连接。
其驱动装置为步进式电机。
其弧形输液管夹套可转动地设置在蠕动泵之滚柱外侧,在夹套的可转动端,设置弹性复位构件,在其另一端,设置夹套压力调节机构,输液软管中的一段,经弧形输液管夹套固定在蠕动泵的部分滚柱之外周。
上述弹性复位构件为弹簧;上述夹套压力调节机构为弹簧、机械式或电动式压力调节螺丝组件、扣合锁定扣或定位销。
其传动机构为齿轮传动机构或带式传动机构。
其电源是可充电式电池。
其控制电路至少包括分别与一中心控制模块之I/O端子对应连接的存储模块、流量检测模块、气体检测模块、剩余液体检测模块、报警模块、无线发射/接收模块、信号发射/接收天线和驱动装置调速模块,其驱动装置调速模块的I/O端子还与驱动装置的控制端对应连接。
输液管中的至少一段,为医用无毒聚丙稀塑料软管,输液管与医用无毒聚丙稀塑料软管衔接处设置连接接头。
在便携式翻盖式壳体上设置输液软管通道或缺口。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整个装置采用便携式结构设计,其大小和手机一样,体积小,重量轻,可移动性能和便携性能好,可由患者随身携带,方便了患者在输液期间的自由行动,大大改良了在静脉输液时病人的可动性;
2.采用多种检测手段对各种异常情况进行检测和报警,并可自动切断输液通路,能精确设定、测量和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实现智能控制输液;
3.采用无线信号传输方式,可将相应信息无线远传至控制中心,便于集中管理,亦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和负担,减少了发生差错的机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圣美申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圣美申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470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PMMoV抗性辣椒属植物
- 下一篇:发光器件封装及发光器件封装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