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麻将桌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46705.8 | 申请日: | 2006-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0468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崔立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立成 |
主分类号: | A63F9/20 | 分类号: | A63F9/20;A47B2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邓琪 |
地址: | 200025上海市卢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麻将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麻将桌,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结构简单、洗牌速度快且安全可靠的自动麻将桌。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市场上出现了各种自动麻将桌。这些自动麻将桌的结构特点为:在麻将桌的中央部位设有将麻将牌投入下方的开闭板,在麻将桌的四周部分设有细长的长方形的给牌口,各给牌口上设有盖板,各给牌口的下方设有升降装置。麻将桌的开闭板和盖板下方设有转盘,对开闭板的打开所投入的麻将牌进行搅拌。搅拌后的牌由姿态控制机构将确定数量的牌配置成两层结构,吸送机构将两层结构的牌向各配牌台搬送、供给;再由移送机构将各配牌台上所载的两层的牌横移送到盖板上。
上述结构的自动麻将桌,由于采用的是机械传动,内部结构复杂,且洗牌速度慢。而采用单口机设置,则使得该自动麻将桌容易改装成老千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麻将桌,以提高洗牌速度,简化麻将桌内部复杂的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麻将桌,包括设在桌面中央部分的开闭板,该开闭板的下方设有搅拌器,开闭板的下方位于桌面四周处设有载牌板,载牌板连有升降机构;所述搅拌器的四周设有相同的给牌口和吸送机构,各吸送机构连在同一单片机上;所述给牌口上装有带磁性的转轮,该转轮连接一传送带的一端,传送带的另一端连接载牌板;吸送机构上设有光控器件和磁控器件,光控器件和磁控器件将送牌信息传给单片机。
采用上述结构的自动麻将桌,使用时按动开闭板上升降按钮,开闭板打开,将麻将牌放入搅拌器,再次按动开闭板上的升降按钮,开闭板闭合,同时搅拌器转动搅牌,在搅牌过程中,利用磁性作用将牌统一朝上,在磁性和离心力的作用下牌向搅拌器边上集中。与此同时吸送机构工作,安装在给牌口上装有磁性材料的转轮转动,将在搅拌器边上的牌经给牌口吸在转轮上,送入传送带,吸送机构上的光控器件、磁控器件将送牌信息传给单片机,在单片机控制下,每两张牌由推牌板推入载牌板,吸送机构完成工作后,在单片机控制下,吸送机构的转轮和传送带都将反转,退回多余的牌,并阻止搅拌器内剩余的牌进入给牌口,当四周四个吸送机构都完成工作后,搅拌器和吸送机构都停止工作,开闭板上指示灯长亮,提醒工作完毕。按开闭板上升降按钮,开闭板打开将另一副牌放入搅拌器,再按升降按钮,放在牌载板上的牌升至桌面,同时开闭板关闭,另一副牌重复上述工作。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麻将桌具有四套相同的给牌口和吸送机构同时工作,简化了复杂的机械传动机构,提高了整机的可靠性。与现市场上大多数传统的麻将机相比,理牌速度快,其理牌速度比传统的麻将机快一倍多,经测试整理一副一百四十四只四十二厘米麻将牌,每边十八墩共四边,其最快理牌速度达二十一秒,一般在三十秒左右,而传统麻将机理牌速度在七十秒左右。本机还具有送牌随机性大理牌均匀,不易作弊等优点。
所述搅拌器壁内安装有刮牌板,刮牌板能将叠堆的牌推至搅拌器的底部,使搅拌器轻松的利用磁性和离心力将牌送入吸送机构,达到迅速理牌的目的。经测试不装刮牌板整理一副一百四十四只四十二厘米麻将牌,每边十八墩共四边,需要五十秒左右的时间,安装了刮牌板后,整理上述同样的浮牌只需要三十秒左右,理牌速度快了百分之四十,充分体现了本麻将机理牌速度快的优点。
所述搅拌器和吸送机构外壁为网状结构,这不仅美观,而且减轻了整机的重量,更主要的是这些网孔像一个个消音孔,大大减少了搅拌器在搅牌时所产生的噪声,经测试在没有采用网状结构时,麻将机搅牌噪声达七十分贝以上,在七、八平方米的房间内使用,其噪声难以忍受,使用网状结构后,噪声降低至四十分贝以下,满足了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麻将桌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自动麻将桌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搅拌器的外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图1至图3,给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使能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功能、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立成,未经崔立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467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