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埋植材料注入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046451.X | 申请日: | 2006-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06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 发明(设计)人: | 孙文善;孙国勤;韩亚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文善;孙国勤;韩亚男 |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A61H3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203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材料 注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埋植材料注入器,具体地说是应用于中医针灸领域的一种穴位埋线器。
背景技术
通过穴位埋植一种可降解线体获得长期刺激穴位作用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特别是在治疗哮喘、小儿麻痹和胃溃疡治疗中的效果特别显著,专利200420066599公开了一种埋线针的制作方法,但是该埋线针在临床使用中的缺点在于,由于针管未设置刻度,操作者难于控制埋植深度,容易刺伤深部血管和内脏,其次,在实际应用中,每次装入线体之前都需要将针芯向后拉出大于或等于一个线体的长度,以便于在针尖处放入线体,由于没有锁定装置,该埋线针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出现针芯从针柄后部滑出掉落和污染的情况,另外由于针管嵌入手柄太短,在刺入皮肤时针管在和手柄连接处发生一定程度的弯曲,难以迅速刺入皮肤,经常造成医师操作上的困难和患者剧烈疼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痛苦小,更安全的医用埋植材料注入器,其基本设计思想是注入器主要由空心针体、手柄和推进针组成,推进针从手柄尾部伸入手柄,在推进针尾部和手柄尾部之间连接有弹簧,在根据空心针体所标刻度刺入皮下组织一定深度后,压下推进针尾部,推进针可以将事先放置于空心针体内的埋植材料推入需要注入部位。
在实用新型的医用埋植材料注入器中,空心针体贯穿伸入整个手柄,并到达手柄尾部,空心针固定于手柄中,推进针从手柄尾部伸入手柄和空心针内,这样就使得空心针与手柄连接更加牢固。在推进针尾部和手柄尾部之间设置有弹簧连接,自然状态时整个推进针可被弹簧弹起一个埋植材料的长度,在推进针前端留出了一个线体的距离,这样便于从空心针头处放置入埋植材料,而且在操作中避免了推进针从后面滑出掉落现象。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其他技术细节在于,1、在空心针体上按照针灸刺法的习惯标有刻度,刻度以厘米为单位;2、制备推进针的材料是金属或合金材料,其直径与注射针的内径相吻合,其长度与空心针体长度相适应,当推进针完全压下时,推进针前端可超出空心针尖0.1-1毫米;3、空心针可以采用的直径0.1-1.5毫米,露出手柄的针体长度为2-10厘米;4、手柄外表面设计有花纹,可以增加持针刺入时手与针柄之间的摩擦力,更利于针的迅速刺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实用新型的医用埋植材料注入器中,空心针体贯穿伸入整个手柄,并固定于手柄中,在刺入皮肤时可以迅速刺入皮肤,减少患者的疼痛。
2、本实用新型设计为在推进针尾部和手柄尾部之间以弹簧连接和固定,自然状态时整个推进针自动被弹簧弹起一个埋植材料的长度,在推进针前端留出了一个线体的距离,这样便于从空心针前端处放置入埋植材料,而无需手动将推进针拉出。
3、本实用新型设计为在推进针尾部和手柄尾部之间以弹簧连接和固定,在操作中避免了推进针从后面滑出掉落和污染。
4、本实用新型设计为在推进针尾部和手柄尾部之间以弹簧连接,可以方便材料的推入,埋植结束后推进针自动弹起,避免了材料卡住甚至材料被带出。
5、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注入器时单手即可快速完成埋植,缩短了针刺入时间和减少了患者痛苦。
6、在空心针体上标有刻度,医者可以控制针刺深度,避免过度深刺伤及大的血管、神经和内脏,因此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所述医用埋植材料注入器的纵向剖面图。
图2是带有弹簧的推进针。
图3是医用埋植材料注入器的外观图。
附图编号:
(1)线体 (2)推进针 (3)空心针体 (4)手柄 (5)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注入器由带有刻度的空心针体(3)、手柄(4)和推进针(2)组成。推进针(2)从手柄(4)尾部伸入手柄(4)的空心针体(3)内,并被设置于推进针(2)尾部和手柄(4)尾部之间的弹簧(5)弹起一个线体(1)的长度。医用埋植材料注入器以下列方式操作:首先用镊子将线体(1)从空心针体(3)的针尖处穿入空心针体(3),按照空心针体(3)的刻度标识刺入穴位一定深度并获得针感后,轻压推进针(2)尾部可以将事先放置于空心针体(3)内的线体(1)推入需要注入的穴位或特定部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文善;孙国勤;韩亚男,未经孙文善;孙国勤;韩亚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464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程车辆封闭式前照灯
- 下一篇:一种蒸汽定向集汽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