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缆连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43803.6 | 申请日: | 2006-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2513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唐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5/10 | 分类号: | H02G15/10;H01R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小蓉 |
地址: | 200081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号传输类,可用于ADSL程控交换机与用户设备之间的连接,亦可用于其他设备与多用户设备之间的连接,具体的讲是涉及一种电缆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程控交换机与电缆连接所使用接插件为单插件,插件的两面各有一排簧片,簧片间距离2-2.54mm,密度低。而目前程控交换机正朝着高密度、大容量发展,从而节省空间、降低成本,普通接插件的低密度,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这种发展趋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电缆连接装置,该装置采用两排插件的凸凹配合,重叠放置,在所占空间变化不大、簧片间距不变的基础上使连接端口数加倍,适用于高密度端子联接,可用于多个机架一配一或一配多个配线连接,中途转换以及中继连接。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电缆连接装置,包括端口、外壳、插件、紧固装置,紧固装置可将电缆固定于外壳上,插件置于外壳的内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件为两排,且插件与插件之间扣合。
外壳为全金属封闭外壳,其形状为矩形,顶部呈圆弧状。
插件由塑胶体和簧片组成,簧片位于塑胶体的两侧面。
上述的插件与插件之间扣合是通过分别置于插件侧面的凸榫和凹槽之间的配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可靠、屏蔽性好、为高密度端子的电缆连接装置,而且端子与线缆间连接可靠,金属外壳牢固美观,屏蔽性能好,用途广泛,可用于多个机架配线连接,结构密度高,因而同种机架上可连接数量大大增加,节省机房空间,适用性强,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右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仰视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插片A的主视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插片A的俯视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插片B的主视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插片B的俯视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插片B的A-A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8所示,标号1-13分别表示:外壳1、内套圈2、紧固装置3、端口4、A插件5、B插件6、塑胶体7、簧片8、触点9、簧片8的尾端卡线处10、槽口11、锁紧卡槽12、锁紧卡榫13。
本实施例由金属合金外壳1、内套圈2、紧固装置3、端口4和A插件5、B插件6组成,其中两排插件A、B组合置于金属外壳内,形成数100个连接触点9,紧固装置3将连接电缆锁死于金属外壳1上,整个金属外壳1封闭,形成良好的电磁屏蔽。外壳1整体为矩形,上边缘为弧形边,长87mm,宽39mm,头部有穿孔,分上下部分,用螺丝连接。
将两排排插件A插件5、B插件6重叠扣紧置于外壳1的金属内腔内,形成100个触点9,插件A、B分别由塑胶体7和簧片8组成,塑胶体7的两面各有25个槽口11,每个槽口11里崁入一片簧片8,组成50个触点9,簧片8的触点9用于与其他端口的接触,电缆的芯线压入在簧片8的尾端卡线处10,簧片8之间距离2.54mm,保证接触点9的良好导通。
工作时只要将接好电缆的电缆连接装置插入程控交换机的对应端口,电缆另一端接入用户配线架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唐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唐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438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洗涤用水三重利用的节水装置
- 下一篇:智能化液晶显示触摸式燃气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