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户并发访问负载均衡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43059.X | 申请日: | 2006-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3658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冯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全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7/38 | 分类号: | H04Q7/38;H04Q7/2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200050上海市延安西***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户 并发 访问 负载 均衡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机用户访问某项服务的系统,尤其涉及大容量用户并发访问负载均衡系统。
背景技术
移动业务的客户群非常巨大,在处理移动用户相关系统的用户接入时,都会面临处理大量客户同时接入的问题。传统的处理方式是采用集中的数据库进行信息存储,然后在用户接入层面(WEB服务器)和中间件层面通过硬件设备和软件特性构筑负载均衡机制。这种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支持用户量的增长,但是当用户量增长到一定程度后集中的数据库就会无法承受并发用户访问的压力。如果需要增强系统处理能力,势必需要进行数据库拆分,但是数据库拆分会导致系统结构复杂和系统长时间停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户并发访问负载均衡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用户并发访问负载均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手机用户访问单元,中间层模块,业务节点;所述的手机用户访问单元、中间层模块、业务节点相互连接。
所述的中间层模块为商业逻辑处理模块。
所述的业务节点的结构分为商业逻辑处理层和数据库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合移动用户手机号码作为唯一表示的特点,按照手机号码对用户数据进行分数据库存储,同时在系统接入端按照手机号码进行负载分发。这种设计方法有效的解决了大容量负载的均分问题,同时为数据库的扩充并进行分数据库管理提供了便利;在商业逻辑处理模块层修改路由信息,然后后台增加新的处理节点,就可以无限扩展系统的结构,而且增加新的节点后,数据库间的数据迁移会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用户并发访问负载均衡系统,该系统包括手机用户访问单元;该单元接受访问请求并将访问请求传递给中间层模块;中间层模块进行路由选择;根据路由表选择业务节点。所述的用户访问单元中,手机用户通过包括浏览器、手机上网、短消息、交互语音的多种渠道访问系统;所述的中间层模块为商业逻辑处理模块;所述的业务节点的结构分为商业逻辑处理层和数据库层;所述的商业逻辑处理层利用中间件进行商业逻辑的处理;所述的商业逻辑处理层利用中间件的功能实现本层的负载均衡;所述的数据库层利用商业的数据库产品提供的多实例,构建可支持并发访问的数据库层,后台挂存储用户信息的数据库。
手机用户通过浏览器、手机上网、短消息、交互语音多种渠道访问系统,系统接收访问请求并将访问请求传递给商业逻辑处理模块,模块进行路由的选择,系统设计了固定的路由表,描述了特定的电话号码应该交由哪一个具体的业务节点进行处理,路由表基本形式如表1所示:
表1
每一个处理节点的结构基本继承了传统的系统结构,也分为多层,各层功能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全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全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430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隐茶杯
- 下一篇:一种梯度结构聚偏氟乙烯平板超滤膜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