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汞齐固定装置的荧光灯管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41716.7 | 申请日: | 2006-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24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三基欧能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61/02 | 分类号: | H01J61/02;H01J61/30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平 |
地址: | 200333上海市金沙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汞齐 固定 装置 荧光 灯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荧光灯,特别涉及一种带汞齐固定装置的荧光灯管。
技术背景
人们普遍使用的荧光灯,俗称为日光灯,由于其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和一定的照明长度,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照明场合。目前所使用的T4、T5、T5.5、T6、T8、T12标准的固体汞直管、环管荧光灯,玻璃管内填充有惰性气体,玻璃管内壁上涂有荧光粉层,由于荧光灯点亮时需要汞蒸汽,在玻璃管管腔内的固体汞,一般用金属支架网固定在灯丝部位、或任其散落在管腔内自由滚动,通电工作时,部分汞变为汞蒸汽,多余的小汞珠会吸附在玻璃管壁上造成汞斑,以致荧光粉脱落、产生汞斑聚积现象。荧光灯管腔内汞珠自由滚动,容易造成荧光粉脱落。如用金属支架网在灯丝部位固定汞齐,这种结构存在着管腔内固定汞的金属支架纯度要求很高,容易对玻璃管管腔内气体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而且生产工艺复杂、制造成本高昂。一般目前仅用于高端产品,普通产品难以承受高昂的制造成本。此外,上述的方法均存在灯管两端容易发黑,特别是一旦灯管被打碎,散落在灯管腔内的汞珠因无法收集而随处散落造成严重的汞对环境的污染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已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带汞齐固定装置的荧光灯管。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玻璃灯管、灯头、灯丝,玻璃灯管内壁上附有稀土三基色荧光粉层,玻璃灯管内填充有惰性气体,其特征在于荧光灯灯丝的芯柱基部设有一带有透气孔的玻璃罩,玻璃罩内放置至少一颗汞齐固体颗粒。玻璃灯管的管径为18毫米-22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将汞齐固体颗粒放置在带透气孔的玻璃罩内,防止因汞齐固体颗粒在灯管内滚动造成荧光粉脱落及积聚汞斑发黑的现象,延长灯管的使用寿命。灯管一旦碎裂,汞齐固体颗粒仍保留在玻璃罩内,易于回收,防止汞对环境的污染,生产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荧光灯管外形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玻璃灯管、2灯头、3灯丝芯柱、4带有透气孔的玻璃罩、5汞齐固体颗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参见图1、图2,一种T6的直管荧光灯管,采用钠钙玻璃管制作直管玻璃灯管1,管径为18毫米-22毫米。所述玻璃管1内壁上涂有稀土三基色荧光粉层,玻璃灯管的管径为玻璃灯管1内壁上附有稀土三基色荧光粉层,玻璃灯管1内填充有惰性气体,“稀土三基色荧光粉”能极大地提高荧光灯管的发光效率,根据需要,选择不同配方的稀土三基色荧光粉,可以获得2700K、4200K、5000K、6400K等不同色温的光。汞齐为铋、锡、铅、锌、银、铟、铜、汞等的合金。在制作灯头2时,在灯丝芯柱3基部加设有一带有透气孔的玻璃罩4,带有透气孔的玻璃罩4内放置至少一颗汞齐固体颗粒5,这样使玻璃灯管1内的汞齐固体颗粒不能自由活动,根据荧光灯对汞的需求量,在带有透气孔的玻璃罩4内可以放置一颗或数颗0.6-1.8mm汞齐固体颗粒,由于40W荧光灯的管腔体积几乎是20W灯管的2倍,对汞的需求量也较多,可以通过增大颗粒大小或增加粒数的方式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三基欧能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三基欧能照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417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