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球形网笼絮凝反应模块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39931.3 | 申请日: | 2006-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29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凡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凡清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94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形 絮凝 反应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填料式絮凝反应器的改进。
背景技术
絮凝反应器通常有隔板反应池、折板反应池、旋流反应池等,这些技术存在着水流速度不均匀,絮凝反应时间较长(15~20分钟),絮凝效果较差等缺点。新近研究发展的涡流反应池,如CN2443950Y所公开的方案,采用一种多孔球壳体,可产生更多的微涡流,絮凝反应效果较好,絮凝反应时间也较短(5~8分钟),但存在着开孔率不高、存在孔道堵塞的可能性,尤其滋生生物粘泥时更容易堵塞。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填料式絮凝反应器的絮凝模块。
用于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方法是该絮凝反应模块为一种球形网笼;
所说球形网笼由筋条按照某种规律编织或交织而成;
球形网笼的直径为20mm~300mm;
筋条横截面为圆形、矩形、多边形等;
筋条横截面尺寸为内切圆直径1mm~5mm;
筋条交织形成的网孔为矩形、圆形、条形缝隙等;
网孔为正方形时,网孔尺寸为10mm×10mm~30mm×30mm;
网孔为圆形时,网孔尺寸为直径10mm~30mm;
所说球形网笼用筋条编织而成;
所说筋条为不锈钢丝或塑料条带;
所说球形网笼用塑料、玻璃钢等非金属铸造而成;
所说球形网笼用不锈钢等金属铸造而成;
所说球形网笼由两个半球插接或粘接在一起而成;
所说筋条用抗菌材料制作或采用抗菌涂层;
所说筋条用疏油材料等抗污材料制作或采用抗污涂层。
所说网笼填装在壳体内形成网笼填层使用,或将若干网笼按照某种规律连接组合在一起形成组件安装在壳体内使用。
水流或其它流体可以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或其它任意方向通过球形网笼填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球形网笼是一种开孔率极高的絮凝反应模块,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絮凝反应器的微涡流密度,大幅缩短絮凝反应时间,提高絮凝效果,而且可以避免积泥防止堵塞,同时还可以降低制造成本。适用于各种需要混合、反应的水处理工艺中及其它流体处理场合。
附图说明
图1为球形网笼示意图
图2为由球形网笼絮凝反应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
图1所示球形网笼9用塑料铸造而成(可以分别铸造两个半球,再将两个半球插接或粘接在一起),球形网笼9直径100mm~300mm,筋条7横截面为矩形,尺寸为2mm×4mm,由筋条7交织成网孔8,网孔8为矩形,尺寸为10mm×10mm~30mm×30mm。
图2所示球形网笼絮凝反应器主要由壳体1、球形网笼填层2、进水管3、进水分配装置4、出水管5、出水分配装置6等组成。球形网笼填层2设置在壳体1内,进水分配装置4在球形网笼填层2的下部与进水管3相连,出水分配装置6在球形网笼填层2的上部与出水管5相连。
工作原理:投加混凝剂的后的水经进水管3进入絮凝反应器内进水分配装置4,通过进水分配装置4均匀分配自下而上通过球形网笼填层2,水在流经球形网笼填层2过程产生微涡流,使混凝剂和水充分混合、反应、絮凝形成大而密实的絮体,出水通过出水分配装置6收集经出水管5流出絮凝反应器。
球形网笼絮凝反应器像现有技术那样一般需要有两到三段串联,从第一段到第三段流通面积逐渐增大,水流速度逐渐减小,这样有利于絮体生长。水流可以自下而上、自上而下、水平方向、倾斜方向等各种方向流过球形网笼填层。此处只描述一段的情形。
为防止填料堵塞,可像过滤器那样采取定期水清洗或气—水联合清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凡清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凡清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399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电解直饮水机
- 下一篇:用于安排讯务与节省电池功率的网状点及其集成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