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定位结构的椎体骨修复体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36883.2 | 申请日: | 200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7715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发明(设计)人: | 钟宁;严永刚;杨爱萍;曹侠;张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国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A61B17/70;A61L31/00;A61L3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濮家蔚 |
地址: | 610041四川省成都市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 结构 椎体骨 修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可以作为人体或动物骨组织损伤后的植入修复替代物,更具体讲是一种用于植入修复用的椎体骨修复体。
背景技术
人体或动物体的骨组织损伤后,以植入适当形状替代物的方式进行修复,是一种常用的治疗康复手段。骨组织替代物植入的目的主要是可以提供人体或动物体自身组织在生长修复过程中的必要支撑和附着结构。因此作为修复替代物的结构,应该能尽量适应和满足这些需要。目前常规的颈椎、胸椎、腰椎等椎体骨组织的修复方式,都是将单一的椎体骨修复体植入相应部位后,再另用一套内固定钢板和螺钉等定位/固定结构与相邻的正常椎骨组织连接而使该植入体定位固定。这种方式不仅手术时间长,操作复杂繁琐,不良反应多,而且材料成本高,除极大地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费用,同时还增加了需取出该定位/固定钢板的二次手术的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将提供一种带定位结构的新型椎体骨修复体,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带定位结构的椎体骨修复体的结构,是在目前已有报道和/或使用的可与其两端的椎骨相接合的椎体体单元的基础上,在其两侧接合端面的外周同侧部位还分别设置有在其所在位置轴向延伸的定位结构,在各定位结构上分别设置有供穿过连接螺钉与其所对应的相邻椎体连接的连接孔。
上述椎体骨修复体结构中所说的该定位结构,作为一种特别优选的形式,是采用作所说的轴向延伸并具有与其所对应的相邻椎体形状相适应的弧形板结构,以保证有更好的定位/固定稳定性。其中,特别是使椎体单元与其两接合端面处的各定位结构采用为由相同材料,如目前已多有报道和/或使用的力学强度与皮质骨匹配或高于皮质骨强度的纳米磷灰石/高分子复合多孔材料等生物活性材料制成的整体式结构形式为最佳。
在上述的椎体骨修复体中,所说该椎体单元同样以采用仿生学结构为佳,例如,其可带有轴向中心通孔,并最好是该轴向中心通孔与外周壁之间还设置有贯通孔,以利于中心孔中的肌体组织与外部组织间的长入、融合。又例如,该椎体单元的外周部位可设置有纵向凹凸沟槽结构,可以显著增大其表面积,有利于肌体自身组织的附着和生长,有助于修复体与自身组织间相互融合的牢固。此外,该椎体单元与相邻椎骨的接合端面还最好为带有径向贯通结构的粗糙面,以利于增大与其植入部位两端的自身组织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其附着、生长和融合的牢固程度。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特别如采用了所说的纳米磷灰石/高分子复合材料整体结构形式的修复体时,由于该材料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和相容性,因此其植入体内后,可以与机体自身组织逐渐融合为一体,不仅完全不必要二次手术的取出,而且能加强植入部位的强度。为此,在修复体中所说的该定位结构的外表面部位也以设置有纵向凹凸沟槽结构为好。
由于本实用新型上述形式的椎体骨修复体上设置了相应的定位/固定结构,而且可以采用同种生物活性材料制成为整体结构,实现了板/椎体一体化形式的修复植入体,无疑极大地方便了椎体骨修复的手术,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和患者的手术痛苦,并能大幅度降低相应的医疗费用。
以下通过由附图所示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实用新型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思想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的各种替换或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定位结构的椎体骨修复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结构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该椎体骨修复体有一个可与其两端的椎体骨相接合的椎体单元4,其与相邻椎骨的接合端面,为带有径向贯通结构的粗糙面。在该两接合端面的外周同侧部位处,分别设置有在其所在位置轴向延伸、并与所对应的相邻椎体形状相适应的弧形板形式的定位结构1。在各定位结构1上还分别设置有用于穿过螺钉而与所对应的相邻椎骨连接的连接孔5。该椎体单元4与其两接合端面设置的定位结构1为磷灰石/高分子复合多孔材料的整体式结构形式。其中,该椎体单元4带有一轴向的中心通孔2,并且该轴向中心通孔2与外周壁之间还设置有贯通孔6。在椎体单元4的外周部位设置有纵向凹凸沟槽结构3,相应的定位结构1的外表面部位也设置有纵向凹凸沟槽结构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国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国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368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整体齿形钢用带锯条
- 下一篇:一种带放气阀法兰耐高温压力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