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能自动添加甲烷菌破壳排渣的高效玻璃钢沼气池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36685.6 | 申请日: | 2006-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88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发明(设计)人: | 易继明;赵泽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易继明 |
主分类号: | C12M1/107 | 分类号: | C12M1/107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罗玉荣 |
地址: | 541002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添加 甲烷 菌破壳排渣 高效 玻璃钢 沼气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沼气池,具体是一种能自动添加甲烷菌能自动破壳排渣的高效玻璃钢沼气池。
背景技术:
玻璃钢沼气池相对于砖混结构的沼气池来说,以其可工业化生产、建造、运输、安装方便,产气快、产气率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作为农村新型能源产品,正蓬勃发展起来。但目前使用的玻璃钢沼气池,有的是水压间位置结构不够合理,不能自动添加甲烷菌种,有的是破壳、排渣能力差,这都影响了产气速度、产气率的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自动添加甲烷菌、破壳排渣能力强、产气快、产气率高的高效玻璃钢沼气池。
本实用新型包括球形池体、密封盖、导气管、进料口、出料口、进料总管、出料总管、水压间及水压间溢流管,与现有玻璃钢沼气池不同的是:水压间是在上半球池体外壁1/2以上处垂直向上由玻璃钢材料围成的圆柱形水压间,水压间的外围高度高于上半球池体顶端,进粒口10-15cm,在水压间正中设置一块隔板,将水压间平分为两半,在该隔板两端头处一左一右的对称设置进、出料口,在出料口附近的隔板上设置一个与出料口反方向开的单向阀,另在设有进料口附近的半边水压间内设置一块隔板,并在该隔板上设置一个向进料口方向开的单向阀,这样的水压间一是不另占地,节约土地,二是把池体和水压间连为一体,当池内产气时,气压不断增大,池内液料通过气压作用从出料口压进水压间,进料口的料液也同时上升,进料口安装的单向阀自动关闭,这样进料口的原料不能进入水压间,在使用气体时,池内气压下降,水压间的一半,从出料单向口流入池内,另一半由于装有单向阀在料液的压力下,出料口的单向阀自动关闭,进料口的单向阀自动打开,使料液从进料口进入池内,这样通过水压间的合理设计和利用气动性原理,使沼气池内料液自动环流混合,并使新加的原料有效在跟甲烷菌结合达到高效率的厌氧发酵。
(1)进料总管采用优质的塑料管,总管垂直插入发酵区边缘。(2)在池内清液层的进料总管上设置有与总管呈X型相交并相通的肓区补料管和进料排气破壳混料管。
在加料时,原料大部分可直接进入发酵间,部分进入料液肓区,同时在进料时能产生液压和气压,通过这两条管可使新加的原料完全顺利均匀地分布在发酵间内,并能起较强的破壳作用。
(3)出料总管采用优质的塑料管斜向插入沉渣池底边缘,在总管的清液区和发酵区交界处分别设置有两条与出料总管呈左右分叉型相交相通的两条清液层进出混料管和破壳混料管,在池内产气时,池内的气压不断增大,发酵后的沉渣、清液和表面浮层可同时通过出料总管压入水压间内,同时,通过左右分叉的为进出混料管和破壳混料管起到破壳和推动池液环流的作用。出料总管在池底靠外一方单向开口,在加新料时,池内料液体积的增大,气压间气体压缩,根据气压间平衡原理,发酵后的沼渣会自动压出水压间,达到自动排渣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水压间设置在上半球池体外壁1/2以上处,并且有隔板和单向阀与进出料口、池液连为一体,可以通过水压间自动添加甲烷菌种。水压间也不另占土地,另外,由于进出料总管的合理布设与特殊设计,使自动破壳能力,自动排渣能力大大加强。这些都为产气更快,产气率更高奠定了基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由池体1、密封盖10、导气管9、水压间盖板8、进料总管13、出料总管2、进料口11、出料口5、水压间6、水压间溢流管7组成,池体1用玻璃钢制造,由两个“锅形”的半池扣合而成;水压间6设置在上半池的1/2处以上,用玻璃钢围成,其内设置两块隔板16、16-1,一块将水压间平分为两半,在这块隔板16两端头的一左一右的对称设置进、出料口11、5,并在出料口5附近的这块隔板上设置一个向出料口反方向开的的单向阀15-1,另一块小隔板16-1在进料口11附近设置,并在这块小隔板16-1上设置一个向进料口11方向开的单向阀15。
进料总管13采用优质PVC塑料管制成,在池内清液层位置的进料总管13上设置与进料管呈X相交贯通的盲区补料管14和进料排气破壳管12。
出料总管2采用PVC塑料管制成,在池内清液区与发酵区交界处的出料总管2上设置与出料总管呈左右分叉且相交贯通的进出混料管3和破壳混料管4,将进出料总管13、2布设在池体1内,并从进出料口11、5伸出。密封所有接口即成。
本实用新型的池体也可用其它材料制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易继明,未经易继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366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