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备交替多层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叠合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036431.4 | 申请日: | 2006-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0885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 发明(设计)人: | 郭少云;王明;李姜;沈佳斌;许双喜;杜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9C47/12 | 分类号: | B29C47/12;B29C47/06;B29C47/56 |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吕建平 |
| 地址: | 610065四川省成都市一***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交替 多层 高分子 复合材料 叠合 装置 | ||
1、一种制备交替多层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叠合装置,包括有两个连接器、一个汇流器和一个分叠器,连接器进口与挤出机挤出口相连、出口与汇流器进口相连,汇流器的出口与分叠器进口相连,其特征在于分叠器含有数个由单元模块和与单元模块匹配的单元壳体构成的将熔体分层叠合的分叠单元,单元模块设计有与单元壳体共同形成的将进入分叠单元的熔体分割成两股的进口结构、与两进口相连的逐渐变宽的具有相同出口宽度的上下或左右两层流道和将两层熔体汇叠在一起的出口,前一分叠单元出口与后一分叠单元进口对接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交替多层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叠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单元模块与单元壳体形成的上下或左右两层流道相互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交替多层高分子复合材料叠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单元模块与单元壳体形成的上下或左右两层流道相互对称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制备交替多层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叠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单元模块与单元壳体形成的流道沿熔体流动方向的上下或左右流道面为曲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交替多层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叠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单元模块与单元壳体形成的曲面流道面为由弧面和出口段的平面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交替多层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叠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面为圆柱面弧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交替多层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叠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单元模块与单元壳体形成的流道进出口厚度为0.1mm-50mm,进出口宽度为10mm-800mm。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交替多层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叠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器中的两个矩形分流道逐渐汇流为一个矩形流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交替多层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叠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器中的两个矩形分流道上下地汇流为一个矩形流道。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交替多层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叠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的流道为由进口段的圆柱型流道逐渐过渡到出口段的矩形流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3643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