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无扭动复摆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36195.6 | 申请日: | 2006-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9167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梁德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德富 |
主分类号: | G09B23/06 | 分类号: | G09B2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5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扭动 复摆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理实验仪器中的复摆,特别涉及一种能消除扭动的复摆。
二、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复摆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摆杆,二是支架,其中摆杆的外形是一块长方形金属板,板上沿纵向中心线分布着数十个圆形通孔。实验中是将摆杆的孔套在支架上方一个横向安置的三棱柱上,摆杆孔的顶部则与三棱柱上方的棱结合,当摆杆下端被拉离平衡位置释放后,摆杆就开始摆动。根据实验原理,这种摆动必须是一种竖直平面内的平稳摆动,以此测出的重力加速度的误差将趋于最小。然而现实是:由于摆杆厚达5mm,所以摆杆孔与三棱柱的结合就是两条直线的结合。由于支架的竖直度调节的判断标准是依赖其底座上的一个气泡室结构的水平仪,这种水平仪的准确度则完全依赖于水平仪的准确安装,然而由于这种结构的水平仪的自身缺陷,所以不可能准确安装,即使是准确安装,那也只反映底座的水平度,而并不代表支架上方三棱柱的水平度,因为这其中还涉及支架立柱与底座的结合以及三棱柱与其基座的结合的准确度,由于上述原因,即使是气泡室中的气泡居中,却并不代表三棱柱上方棱处于水平,所以实际效果是:学生花了大量的时间将气泡调至正中,而三棱柱上方的棱却并不水平,从而造成摆杆孔的顶与三棱柱上方棱的接触并不是理想的线接触,而是一种点接触。而且彼此的接触点并不处于摆杆孔顶的中心点,而是处于孔顶的某一端头,在这种情况下摆杆就不可能处于竖直状态,所以一旦摆动起来,就不可避免地出现明显的扭动,最终造成较大的测量误差。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式无扭动复摆,以消除复摆在摆动过程中的扭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复摆的摆杆由左右对称的两半块构成,每半块上有横向排列的、间隔均匀的半柱面凹槽,在半柱面靠悬挂端一侧棱的中点处开有一宽度1.5mm、深度1mm的缺口,两半块由销钉结合为一整体,两侧半柱面构成摆杆孔,弯折式支撑锥被固定在复摆支架上方,弯折式支撑锥的支撑部分成圆锥形,圆锥底面直径为2mm,长度为5mm,当摆杆被悬挂于弯折式支撑锥后,弯折式支撑锥的圆锥顶点处于摆杆孔顶部的凹陷中。
采用上述方案能收到如下显著效果:
1、当两半块摆杆结合后,在摆杆孔的顶部中点处必然形成一个凹陷,而弯折式支撑锥的锥尖正好处于此凹陷中,使两者间的接触方式为摆杆孔顶部中点处的点接触,所以摆杆悬挂后必然处于竖直状态,一旦摆动起来就自然处于竖直平面内的摆动。
2、由于摆杆孔的直径小于1.5cm,所以要想在摆杆孔的顶部中点制造出一个凹陷,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而采用本方案则能方便地解决这个难题。
3、本方案还能避免摆杆在摆动过程中从弯折式支撑锥上滑落下来。
四、附图说明
图1是组合式无扭动复摆的结构图;
图2是组合式无扭动复摆摆杆的剖面图;
图中1弯折式支撑锥,2支架,3基座,4摆杆,5销钉。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复摆的摆杆(4)由左右对称的两半块构成,每半块上有横向排列的、间隔均匀的半柱面凹槽,在半柱面靠悬挂端一侧棱的中点处开有一宽度1.5mm、深度1mm的缺口,两半块由销钉(5)结合为一整体,两侧半柱面构成摆杆(4)孔,弯折式支撑锥(1)被固定在复摆支架(2)上方,弯折式支撑锥(1)的支撑部分成圆锥形,圆锥底面直径为2mm,长度为5mm,当摆杆(4)被悬挂于弯折式支撑锥(1)后,弯折式支撑锥(1)的圆锥顶点处于摆杆(4)孔顶部的凹陷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德富,未经梁德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361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导游服务器
- 下一篇:商品条码信息查询电话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