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车警惕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36153.2 | 申请日: | 2006-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2585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廖忠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南车集团资阳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5/02 | 分类号: | G05B15/02;G05D1/02;G07C5/00;G07C1/20;B61L2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世权 |
地址: | 641301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车 警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车附属控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机车安全控制的警惕装置。
背景技术
机车运行需要高可靠的安全控制装置或系统。在一些国家,由于没有地面信号,机车不能依靠地面信号进行自动的安全行车控制,基本依靠司机的熟练和自觉对机车进行操纵。
在这种情况下,司机能否保持行车警惕,对于行车安全非常重要。但目前针对这种情况下的机车,并没有成熟可靠的警惕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在没有地面行车信号的国家或地区,安全主要依靠司机的操控,机车行车警惕功能不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自动监测行车状态、主动实施行车安全控制、适时提醒司机操控机车的机车警惕装置。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设置MCU控制器以及与其电连接的开关、传感器和执行元件,通过开关、传感器监测机车行车状态,送入MCU进行正误判断,然后由MCU向执行元件发送执行信号,通过控制执行元件的动作,实时控制机车,避免事故发生。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机车警惕装置,包括电源、MCU控制器,及与MCU控制器电连接的开关、传感器和执行元件,包括司机应答器、调速手轮、方向手柄、机车实际方向监测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上述各开关、传感器与MCU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执行元件包括加载/卸载控制继电器、停车控制继电器、蜂鸣器报警继电器、故障显示继电器,上述各执行元件与MCU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司机应答器是面板按钮。
所述司机应答器是脚踏开关。
所述机车警惕装置的电源包括传感器电源和系统电源。
所述机车警惕装置还设置有面板接口,该面板接口与各开关的控制量连接。
所述机车警惕装置还设置有自检和解锁按钮。自检按钮可以启动MCU内的自检程序,自动检测装置的工作是否正常;在警惕状态中,机车常用制动开始动作后,解锁按钮可以启动解锁程序,将装置解锁恢复到正常使用状态。
所述速度传感器设置在机车车轮处。
本实用新型采用司机应答器,要求司机适时进行应答,以判断司机是否在正常操控,如司机没有应答,MCU就会启动声光报警,提醒司机注意,否则就会自动卸载机车直到停车;而且该装置采用了设置在车轮处的速度传感器,以及手柄方向监测传感器和机车实际方向监测传感器,可以检测机车的实际行车方向与手柄的操作方向,避免溜车。
可见,采用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监测行车状态、主动实施行车安全控制、适时提醒司机操控机车,实现机车警惕功能,提高了没有地面信号依靠司机操控机车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机车警惕装置包括MCU控制器,以及分别与之电连接的司机应答器、调速手轮传感器、机车实际方向监测传感器、方向手柄监测传感器、速度传感器,还包括与MCU控制器电连接的加载/卸载控制继电器、停车控制继电器、蜂鸣器报警传感器、故障显示继电器,以及电源。
上述的机车警惕装置还包括面板接口,该接口与面板上的按钮、指示灯电连接。而面板上的按钮包括自检与解锁按钮。
司机应答器是设置在面板上的应答按钮。
电源分为传感器电源和系统电源,以避免两者电源之间互相干扰造成控制紊乱。
使用时,该机车警惕装置在机车运行时通过设置在车轮处的速度传感器检测机车速度,如机车运行速度超过设定值,如6公里/小时,装置开始对司机应答信号进行监控,要求机车司机间隔一定时间按动应答按钮,给MCU发出应答信号,如间隔60秒,假设司机在60秒内没有按动应答按钮发出应答信号,则MCU输出报警信号驱动故障显示继电器动作,接通故障显示灯亮,并驱动蜂鸣器继电器动作,使蜂鸣器鸣叫,以上述声光信号警醒司机;如果超过规定的时间,司机仍无应答,MCU则输出信号给加载/卸载控制继电器,使机车驱动电机卸载,以使机车减速;如再超过设定的时间仍不应答,MCU则输出信号给停车控制继电器,驱动制动系统停车放风阀动作使机车制动停车。
如果机车运行速度小于设定值,警惕功能则失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南车集团资阳机车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南车集团资阳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361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型锅炉全封闭冷渣斗
- 下一篇:主动弹跳式学习系统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