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卷盘锂铜嵌带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36002.7 | 申请日: | 2006-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9378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秦蕾;王华云;李世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世玲 |
主分类号: | H01M10/40 | 分类号: | H01M10/40;H01M6/14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丰 |
地址: | 610200四川省成都市双***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卷盘锂铜嵌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级金属锂带产品结构,尤其是一种在锂带加工成型时嵌入铜带的卷盘锂铜嵌带。
背景技术
经研究和实验表明,由于铜带熔点高出锂带几倍,将铜带嵌入锂带能提高锂电池的耐温性,更能保证锂电池导电性和稳定性。目前采用的方法是在生产锂电池时,按电池规格将卷盘金属锂带裁剪成合适长度的小节,然后在加工时将铜带用手工镶嵌(摁入)锂带内(相比之下锂硬度小铜硬度大)。这种方式非常麻烦,只能手工操作生产锂电池,生产效率低。随着市场的需要和科技的进步,手工生产锂电池很快将被淘汰。在全球自动化生产的形式下,成型的卷盘锂铜带更能提高高性能锂电池自动化生产水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上述现状,提供一种在生产锂电池之前就已成型的卷盘锂铜嵌带,采用本实用新型可直接用于高性能锂电池生产,能提高高性能锂电池自动化生产水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卷盘锂铜嵌带,包括锂带、铜带,其特征在于:锂带上设置有嵌入槽,所述铜带置于嵌入槽内,嵌入槽的尺寸与铜带适配。
所述嵌入槽沿锂带长度方向布置。
所述铜带呈网格状。
所述嵌入槽在锂带上设置有一根。
所述嵌入槽在锂带上设置有两根。
所述嵌入槽在锂带上设置有三根。
所述锂带连续螺旋型地缠绕在卷盘上,所述卷盘两侧是圆盘,中部呈圆柱型状,其内有贯通两侧的轴孔,所述圆盘上设有便于上电池制造机的工作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一、由于铜带熔点高出锂带几倍,将铜带嵌入锂带能提高锂电池的耐温性,更能保证锂电池导电性和稳定性。
二、在生产电池时所采用的卷盘锂带已经是嵌入有铜带的成品,无须再用手工镶嵌铜带,因此简化了电池的生产操作程序,提高了生产效率。
三、采用本实用新型,锂带成型时仅需缠绕在卷盘上,按用户要求长度卷盘,无接头;成品搬运和堆放非常方便,不会出现因装卸碰撞使锂带损坏,降低报废率;挤压出的锂带可按用户要求对正负公差的张拉控制,提供锂带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四、卷盘锂铜嵌带能满足新型高能电池自动化生产,使自动化生产电池厂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锂铜嵌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锂铜嵌带铜带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嵌入一根铜带,b为嵌入两根铜带,c为嵌入三根铜带
图3为卷盘锂铜嵌带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是一种卷盘锂铜嵌带,如图3所示,呈连续螺旋型的锂带1缠绕在卷盘2上。卷盘2倒放时呈“工”字型,两侧是圆盘,中部呈圆柱形状,其内有贯通两侧的轴孔3,该轴孔便于安装滚轴。工作孔4便于上在电池制造机上,配合自动化电池生产线使用。八根加强筋为保证卷盘2强度、防震动、保护锂带震动时不滑落。
如图1和图2所示,锂带1上设置有沿锂带长度方向设置的嵌入槽5,槽口截面形状为矩形或燕尾形(嵌入更紧),铜带6置于嵌入槽5内,长宽厚度尺寸与嵌入槽5适配。所述铜带为密实状或呈网格状。
所述嵌入槽5根据实际需要可设为一根、两根或三根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生产过程是:开锂带模具时,先定准嵌入铜带的位置,在锂带卷绕机上部放置铜带卷盘,将铜带头放置在挤压机出口锂带模具预留的嵌铜位置缺口内,随锂带进入卷绕机,锂带卷绕张力带动铜带自动卷绕成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世玲,未经李世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360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切断装置
- 下一篇:一种调光过载保护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