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然回流式燃烧稳定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35763.0 | 申请日: | 2006-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5231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甘云润;刘建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云润;刘建柱 |
主分类号: | F23D14/26 | 分类号: | F23D14/26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世权 |
地址: | 621000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然 回流 燃烧 稳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燃烧器部件,特别涉及一种能够稳定燃烧火焰的燃烧稳定器。
背景技术
在雾化强制燃烧系统中,由于压缩空气的高速流动,雾化过程扰动强度大、火焰稳定性差,因而不易实现稳定可靠的燃烧。主要的原因在于不易形成稳定的点火火源,故难于实现实际应用。而现有的一些火焰稳定器存在结构复杂,不易形成稳定柱状火焰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雾化强制燃烧系统中火焰稳定性差、不易形成稳定柱状火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依靠自然回流方式形成稳定柱状火焰的自然回流式燃烧稳定器。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原来引火燃烧的喇叭状筒体小口径一端加装上中间开孔的挡圈,以使该挡圈与喇叭状筒体之间形成自然的低速回流区,易于实现点火火焰,并能使主火焰得以稳定燃烧。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自然回流式燃烧稳定器,包括喇叭状筒体及与其小口径一端固定的中心开孔的挡圈。
进一步而言,所述挡圈固定安装在喇叭状筒体的小口径一端外侧。
或是,所述挡圈(2)固定安装在喇叭状筒体(1)的小口径一端内侧。
再进一步而言,所述挡圈与喇叭状筒体的小口径一端焊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在喇叭状筒体小口径一端加装中间开孔的挡圈,在高速的气液混合流从稳定器中心射入,由于空气自然流动的原因在高速射流外围形成二次气流(相对低速),并与液体实现混合;而且,由于稳定器挡圈的作用,相对低速的混合可燃气体在稳定器尾部形成较为稳定的回流,实现点火后稳定燃烧并对燃烧系统进行稳定可靠点火,确保燃烧系统稳定燃烧。
可见,本实用新型仅在喇叭状的筒体上固定安装一个中心开孔的挡圈就实现了依靠自然回流方式稳定点火并稳定燃烧,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燃烧可靠、能够稳定燃烧的优点,特别适用于射流式雾化器组成的燃烧系统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示意图;
图中标号,1是喇叭状筒体,2是挡圈,3是自然回流区,4是外围火焰根部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自然回流式燃烧稳定器包括喇叭状筒体1和挡圈2,挡圈2的中部开有孔。挡圈2焊接在喇叭状筒体1的小口径一端外侧,焊接处达到气密性要求。
使用时,该燃烧稳定器与射流式雾化器连接,自雾化器射出的高速气液混合流体自挡圈2的中心孔射入稳定器内,由于空气自然流动的原因,在高速射流外围形成如图3中“二次进气”处所示的二次气流,该二次气流的流速相对较低,并与液体实现混合。
由于挡圈2的作用,外围相对低速的混合可燃气体在稳定器尾部的自然回流区3处形成较为稳定的涡流,实现点火后稳定燃烧并对燃烧系统的外围火焰根部区4的燃料进行稳定可靠点火,确定燃烧系统稳定燃烧,在喇叭状筒体1的出口处形成稳定柱状火焰。
该器件与射流式雾化器组成的燃烧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以简单的结构实现了并提供了环保稳定的点火装置,从而确保了整个燃烧系统的稳定可靠燃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云润;刘建柱,未经甘云润;刘建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357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噪音链条
- 下一篇:一种欠平衡井下套管阀机械式强制打开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