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客运车辆防超员电子监督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034692.2 | 申请日: | 2006-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01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 发明(设计)人: | 周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学明 |
| 主分类号: | G08B25/10 | 分类号: | G08B25/10;G06M1/27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41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客运 车辆 超员 电子 监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旅游客运、交通接送车辆防超员电子监督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对外交流的扩大、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长途客运已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必不可少的交通方式。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每年会发生多起恶性交通事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巨大,也为节假日的出行蒙上了阴影。事故的发生多是由于车辆严重超员超载、违章行驶所致,长途客车的行车安全是交管部门重点监控的内容,超员是跟危险结伴而行的,长客一旦出现事故,极易造成群死群伤,因此对旅游客运车辆超员的控制已经迫在眉睫,在现有交通执法人员有限的情况下,要对超载超员客运车辆长期、有效地监督管理,交通管理人员工作相当繁重。
目前车站实行计算机售票、电脑检票、出站核定人数检验严把三道关,基本上可以杜绝“发车就超载”的隐患,但自长途汽车实行承包制之后,司售人员受利益驱使,车主往往知法犯法,或心存侥幸,利欲熏心、见利忘义,能超一个是一个,这一顽疾难以得到有效遏制。他们都打着方便乘客上车的旗号,以票价比站内便宜为诱饵,出站后带旅客上车,有的还在途中、服务区以及收费站附近上人,都会出现超载的可能性。由于车内没有空缺座位,司乘人员会打开在过道处私自加设的座位、铺位,以及把小凳子拿出来摆放在车厢过道处,供超员乘客使用,过道的占用给乘客进出造成不便,还有极大的安全隐患。
沿途上车的很多乘客,由于法制观念淡薄,自我维权意识不强,放弃自身的合法权益,无形中充当了超员运营的“配角”,在车已超员的情况下,仍不惜冒着生命危险,拼命地挤上车来,助长了某些车主超员载客的“胆量”。车主是“乘客敢上他就敢拉”,乘客则是“车主敢拉我就敢上”。有时车内安全意识较强的乘客喊到超载了,对于乘客的抱怨和不满,司乘人员却置之不理,仍肆无忌惮地继续上客,有的甚至连乘客也知道车辆本身有故障(指示灯、发动机、刹车系统等),仍坚持继续行驶,乘客感到很无奈。虽然公布有投诉电话,但是几乎没有人主动拨打,希望通过沿途交通执法人员检查处理。交管部门往往也在节假日才会加强检查力度,现阶段对行驶中的客车无法检查,如遇上巡逻就让车上的超员乘客一齐蹲下或挤着坐,打起埋伏,让警察在路上难以发现,也就是在车主与乘客这样默契的“配合”下,跟执法人员玩“捉迷藏”,超载客运车辆得以蒙混过关。而作为消费者的乘客,常常还会因顺利过关而露出“胜利者”的微笑,全然不觉车主的这种冒险行为,是对乘客人身安全的藐视,是对乘客合法权益缺乏保证的举动,使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和损害。
尽管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求长途汽车一站式服务,沿途不准带客上车,但还是有人见利忘义,违规运行;在现有道路较好的情况下,公路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使得旅客不能按规定的时间到达目的地,甚至在客流高峰时期还会使车站旅客滞留现象加重。
综上所述,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党和政府对旅游客运工作的方针政策,也是千万个家庭、数亿旅客的共同心声。天灾不可免,人祸本可防,交通安全涉及千家万户,对此绝不能麻痹大意掉以轻心。虽然交通法明文规定严禁客车、客船超载、超速行驶,各地也采取多种措施治理超载行为,但还是存在公路客运超员超载,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更为突出,严重威胁着乘客的人身安全,扰乱了正常的营运秩序,是造成重大交通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监管部门不断依法加大惩治力度,但收效甚微,防不胜防,仍不能从根本上予以杜绝,只有通过现代科技监管查处超员超载车辆,保证旅游客运车辆安全、有序、畅通运营,保障乘客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共建和谐社会,实行城乡一体化,建议社会主义新农村,将“超员监督管理”进行到底。
现阶段常用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客运超员管理:①投入大量的交管执法人员,实行分路段设点或巡逻管理,停车数人核对,签字盖章管理。②通过在车门处加装红外探测装置,检测上下车人数,管理超员的现象。③实时进行远程图像监控,每一次开关车门,通过系统自动发回一张车内的图片,通过中央控制室监控。这几种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对客运超员现象有所控制,但各有利弊:
第一种方式通过人防,投入大量的交通管理人员在各条道路上辛苦地执法,大量的执法人员换来的管理,人力资源占用严重,而往往也是重大节假日重视度更高,平时没有得到严管,只能治一时,却难以长久奏效。且整个过程需要停车才能进行,耽误了行车的一部分时间。
第二种方式通过技防,相对于方式一有一定的优势,但可靠度不高,比如对背着或抱着乘客上车的情况,不能分辨检测统计实际人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学明,未经周学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346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