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井用即插即用传感器插座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029622.8 | 申请日: | 2006-1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9452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 发明(设计)人: | 程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金鹰智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E21F17/00 |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赵正 |
| 地址: | 130033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矿井 即插即用 传感器 插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技术领域,是一种传感器插座。
背景技术:
矿山井下一般都存在甲烷等易燃、易爆气体,作业安全性要求很高,一般需要通过多种传感器监测井下环境,现有的传感器插座是普通型插座,操作时必需关断插座电源,插入传感器后再接通插座电源,如果带电插入传感器,可能产生火花,引发井下爆炸,造成重大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不需要关断电源就可以插入传感器的即插即用传感器插座。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采用插座体、光电耦合器组、CPU、电源光电耦合器和达林顿电路构成即插即用传感器插座,插座体通过光电耦合器组连接CPU,CPU通过电源光电耦合器及达林顿电路与插座体连接,其中插座体的1、2、3和4脚分别连接光电耦合器组的光电耦合器S2、S3、S4和S5的输入端,插座体的5脚连接光电耦合器组的光电耦合器S1的输入端,光电耦合器S2、S3、S4和S5的输出端分别连接CPU的PB0、PB2、PB3和PB4四根I/O口线,光电耦合器S1的输出端连接CPU的PB1 I/O口线,CPU的PD5口线连接电源光电耦合器S6的输入端,达林顿电路由三极管T1和T2构成,电源光电耦合器S6的输出端连接达林顿电路三极管T2基极,三极管T1和T2的集电极连接插座体的6脚,插座体的7脚通过二极管D1连接电源的正端。工作时,当CPU的PB口通过光电耦合器组适时检测外部是否有传感器插入,当有传感器插入被检测到时,通过CPU的PD5口输出高电平,使电源光电耦合器导通,再导通达林顿电路导通,这样传感器的电源负端经由达林顿管通过插座体6脚送到外接传感器的电源负极上,同时电源正端经过二极管D1接插座体7脚,完成传感器的供电过程。当没有传感器插入时,CPU识别到为空类型,CPU的PD5口输出低电平,电源光电耦合器处于截止状态,从而达林顿电路的三极管T1和T2截止,此时虽然插座体7脚接电源正端,但由于插座体6脚没有电源负端送出,处于断电状态,所以整个插座上没有电源,起到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平时断电,当插入传感器后自动供电,能够有效避免因插入传感器产生火药引起的井下爆炸,操作简单,性能可靠,特别适用于井下安全生产。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电子线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由插座体1、光电耦合器组2、CPU3、电源光电耦合器4和达林顿电路5构成,插座体1通过光电耦合器组2连接CPU3,CPU3通过电源光电耦合器4及达林顿电路5与插座体1连接,其中插座体1的1、2、3和4脚分别连接光电耦合器组2的光电耦合器S2、S3、S4和S5的输入端,插座体1的5脚连接光电耦合器组2的光电耦合器S1的输入端,光电耦合器S2、S3、S4和S5的输出端分别连接CPU3的PB0、PB2、PB3和PB4四根I/O口线,光电耦合器S1的输出端连接CPU的PB1 I/O口线,CPU3的PD5口线连接电源光电耦合器4的S6输入端,达林顿电路5由三极管T1和T2构成,电源光电耦合器4的S6输出端连接达林顿电路5的三极管T2基极,三极管T1和T2的集电极连接插座体1的6脚,插座体1的7脚通过二极管D1连接电源的正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金鹰智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长春金鹰智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296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油烟分离净化装置
- 下一篇:储水套管真空太阳能集热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