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照明灯的反光罩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29458.0 | 申请日: | 2006-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519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黎台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黎台凤 |
主分类号: | F21V7/05 | 分类号: | F21V7/05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大珠;张绍严 |
地址: | 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明灯 反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类,特别涉及一种照明灯的反光罩。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照明灯内部设置有反光罩,该反光罩具有共通点包括由内而外呈渐扩的喇叭状或半球形状,且在其内壁自中心位置向外呈放射状区隔成具有多数不同角度的切面或弧面,以达到具多角度反光的效果;然而,目前常用的反光罩,虽然在喇叭状或半球形状内壁设计分割有多数的反光切面,可供作多重角度的光线交互反射作用,但仍存在如下缺点:当内部灯泡产生光线后会自反光罩开口端向外呈180度三维空间投射,在此种无法有效集中光源的情况下,便会造成光线分散形成一种弱光现象,而缩短光线所能照射的距离,需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照明灯的反光罩,解决了现有反光罩存在的无法有效集中光源以及易造成光线分散形成一种弱光现象,而缩短光线所能照射的距离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有一概呈扁平半椭圆中空罩体,其内部上、下端面具有对称向外弯曲的微弧反光面,介在上、下微弧反光面间成一抛物线式的微弧侧反光面,该微弧侧反光面概由多数纵向并列的小侧反光面构成,且在微弧侧反光面中心位置向后延伸有一管套,可供灯泡组装,以达到可将灯泡产生的光线作最佳聚光及增强亮度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具有集光功能,可有效增加灯光投射的照明度,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角度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主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组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反光罩10概呈一扁平半椭圆中空罩体,其开口端设计呈一扁椭圆状,进以使其内部上、下端面具有对称微向相对外侧弯曲的微弧反光面11,而介于上、下微弧反光面11之间形成有一抛物线式呈内凹的微弧侧反光面12,该微弧侧反光面12概由多数长方形的小侧反光面121以纵向并列方式一体连结而成,再者,位在微弧侧反光面12的中心位置向反延伸有一具有管孔的管套122,可供灯泡70自该处组装,以当灯泡组设在反光罩10内部定位后,可藉由对称上下微弧反光面11将灯泡产生的光线作上下交互折射,以具有增加反光罩10内部的光线强度的功能;此外,利用该微弧侧反光面12的多数小侧反光面121可将光线集中向开口端作同一方向折光投射,以达到凝聚光源及增加光亮度的功效。
如附图5及附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应用在自行车车灯的实施例,该自行车车灯包括:
一底座壳体20,设有一隔板21使其区隔形成前容置槽22及后端电池容置槽23,其中,位于前容置槽22两侧设有对称的半圆孔221,以及在两半圆孔221前后端皆凸伸有一勾柱222,位在电池容置槽23外底部形成有对称滑槽,且在滑槽套入端设有挡柱,据此,该滑槽可提供滑扣组接可锁设于车架的快拆按扣30,而挡柱则可供快拆按扣滑扣端抵靠定位;又,位在隔板21的顶端组设有电路控制板24及电源开关键25;
一上壳体40,可密套扣在底座壳体20的前容置槽22的上端,其两侧设有对称的半圆孔41可与底座壳体20两侧的半圆孔221对合形成对称的扣孔42,位在两侧半圆孔41的前后端形成对称勾槽411,可与底座壳体20两侧的各勾柱222对合;上壳体40顶端套设有软质开关钮43可对合于上述电源开关键25;
一电池滑盖50,提供可滑扣定位在底座壳体20的电池容置槽23上方;
一透明外罩60,可套合在底座壳体20与上壳体40所组成的开口端将之予以封闭,该透明外罩60两侧延伸有向外侧端凸出的嵌合块61,可卡合在上述的对称扣孔42;
本实用新型反光罩10,内部组装设有一电泡70,其可容置在透明外罩60内部,且开口端可贴抵在透明外罩60的内前端面;
藉由上述构件组成,该反光罩10可提供增加自行车车灯产生最佳聚光照射的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黎台凤,未经黎台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294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