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双CPU的继电保护故障与振荡检测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027923.7 | 申请日: | 2006-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2515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 发明(设计)人: | 马幼捷;顾亚琴;周雪松;王新志;张继东;李显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H3/26 | 分类号: | H02H3/26;G01R31/08 |
| 代理公司: | 国嘉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里歌 |
| 地址: | 300191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cpu 保护 故障 振荡 检测 装置 | ||
1、一种基于基于双CPU的继电保护故障与振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数据采集模块、A/D转换模块、DSP信号处理模块、开关控制模块和通信及显示模块组成,所说的数据采集模块输出端连接A/D转换模块输入端,A/D转换输出信号连接DSP信号处理模块,DSP信号处理模块输出两路信号,其中一路输出与开关控制模块输入端连接,开关控制模块输出控制信号控制振荡闭锁装置动作;另一路输出与通信及显示模块连接实现远程控制及显示器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CPU的继电保护故障与振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数据采集模块由电流互感器采集系统电量连接运算放大器输出一个幅值与采集量成比例的电量,输出电量接入A/D转换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CPU的继电保护故障与振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A/D转换模块以AD转换芯片MAX125为核心,MAX125为2×4通道、14位的A/D转换器,每次转换4通道,转换出的数字信号存于内部寄存器14×4RAM中,则转换完成,输出端接入DSP信号处理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CPU的继电保护故障与振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DSP信号处理模块采用信号处理器作为主控芯片,包括动静态寄存器SDRAM、闪存FLASH、静态寄存器SRAM和内部寄存器ROM组成,闪存FLASH用于保存DSP的程序,以保证DSP的程序在掉电和上电后程序导入动静态寄存器SDRAM中,再写入DSP内部寄存器RAM中运行;经AD转换后的数字量以及开关量输入DSP芯片以实现相关参数的控制,DSP信号处理模块输出两路信号,其中一路输出与通信及显示模块连接;另一路与开关控制模块输入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CPU的继电保护故障与振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通信及显示模块由单片机、显示器和通信接口组成,单片机输出两路信号,其中一路信号与显示器连接,显示系统工作状态;另一路连接外部通信接口,实现单片机的远程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CPU的继电保护故障与振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开关控制模块通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来实现对振荡闭锁装置动作的控制,它采用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日本OMRON公司CV系列控制器,输出端连接实现其控制的继电保护振荡闭锁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理工大学,未经天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2792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