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噪音空气滤清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27459.1 | 申请日: | 2006-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1820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高宏阁;林漫群;景亚兵;朱敬锋;程晓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内燃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2M35/024 | 分类号: | F02M35/02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丽英 |
地址: | 300072天津市南开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噪音 空气滤清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滤清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小型发动机上的空气滤清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小型发动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噪音超标的问题,而一个主要噪声源就是空气滤清器。当发动机进气时,由于进气门的周期性开闭引起腔内压力波动且高速气流通过空气滤清器时会产生很高的紊流噪声,因此空气滤清器位置的噪声等级相对较高。现有的空气滤清器的基本结构大多是把进气口开在罩体侧面,在进气口处用导流板导流,其缺点是进气时会引起再生的气体紊流噪声,使噪声等级变得更大,而滤芯安放的位置过于靠后,只起到过滤作用,事实证明这种简单搭配不能做到低噪音工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降低进气噪声的低噪音空气滤清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低噪音空气滤清器,包括罩体和滤芯,所述的罩体上分别开有进、出气口,所述的进、出气口分别连接有进、出气导管,在所述的进、出气导管之间设置有固定于所述的罩体内的隔板,所述的隔板之间夹有滤芯。
本实用新型的滤芯除起到过滤作用外,还起到消除气体噪声的作用,滤芯隔开的两个空腔起到膨胀、稳流和干涉消声的作用,由于采用了进气导管和排气导管使空气滤清器内的空气流场的湍流强度明显减小、流速降低,因而采用本装置既可以降低压力波动又可以降低紊流噪声。
把本实用新型安装在现有某型号发动机上,根据欧盟2000/14/EC标准测试整机噪声相比原机平均得到2-3dB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低噪音空气滤清器的三维视图;
图2是低噪音空气滤清器的俯视图;
图3是图2所示装置的侧视图;
图4是图2所示装置的C-C剖面图;
图5是图3所示装置的D-D剖面图;
图6是低噪音空气滤清器腔体三维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低噪音空气滤清器,它包括罩体8、滤芯5,罩体8内设置有密封用的胶圈7。所述的罩体8上分别开有进1、出气口2,所述的进气口1优选开在罩体8的顶面,所述的进1、出气口2分别连接有进3、出气导管4,在所述的进3、出气导管4之间设置有固定于所述的罩体8内的隔板6,所述的隔板6之间夹有滤芯5。所述的滤芯5为多孔材料,如海绵。滤芯5除起到过滤作用外,还起到消除气体噪声的作用。被滤芯5隔开的两个空腔起到膨胀、稳流、干涉消声的作用。所述的进气导管3与所述的出气导管4优选相对设置。出气导管4上可适当开孔,有利于降低气体噪声。其中隔板6外形由罩体8而定,除了起到固定、支撑滤芯5的作用,还可以在隔板6上开有透气孔,有利于平衡两个腔体压力且起到减慢流速、降低噪声作用。外罩、导管、隔板可以用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发动机进气过程中气体由进气口1进入进气导管3,高速气体从进气导管3流出冲击到滤芯5上,由于滤芯5是蜂窝状多孔结构,气体流速得到大幅降低,大部分气体通过滤芯5进入出气导管4所在的腔得到膨胀、稳流,一部分气体形成二次流不通过滤芯5进入进气导管3所在的腔得到膨胀、稳流,由于两个腔压力不同,会迅速通过隔板6上的孔、滤芯5使压力、流速平衡,由于气体的相互干涉使噪声得到大幅降低,这个过程始终伴随着气体进入出气导管4,因为发动机处于进气冲程时,出气口2的压力最低,低速气体会源源不断的由出气口2排出,而进气导管3和出气导管4相对设置有利于气体迅速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内燃机研究所,未经天津内燃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274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光指示功能的光学鼠标
- 下一篇:单向超越离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