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摆动式吹灰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27416.3 | 申请日: | 2006-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05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贺桂林;张振兴;赵岫华;姜树海;石立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贺桂林 |
主分类号: | B08B5/02 | 分类号: | B08B5/02;F23J3/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蕴华 |
地址: | 301900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摆动 式吹灰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力发电系统中空气预热器和烟气加热器中使用的吹灰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摆动式吹灰器。
背景技术
在火力发电系统中,为充分利用锅炉烟气余热,在锅炉的烟道尾部设置了利用烟气加热空气的空气预热器,在烟气脱硫设备中设置了利用高温烟气加热低温烟气的烟气加热器。以空气预热器为例,主要由设置在空气预热器外壳中的转子、密封扇形板、电机等组成,利用转子中的蓄热元件使下行烟气与上行空气进行循环热交换达到预热空气的目的。由于烟气中的硫氧化物等成分与空气中的水蒸汽化合后形成酸性物质,长时间使用和在低温的作用下,烟气中烟灰沉积在转子上,会造成转子中蓄热元件的腐蚀,影响热交换性能,缩短其寿命,严重时会影响整个锅炉燃烧系统的热平衡。此外,由于烟灰沉积,转子阻力大,也使烟气出口的吸风机输出功率增大,加大能源消耗。为清除转子中的烟尘,目前采取在空气预热器冷端,烟气侧的外壳上水平设置管式吹灰器,朝向转子的一侧沿管均匀设有若干个喷嘴,依转子规格喷嘴设置的数量最多可达19个。由于转子半径可达5米左右,吹灰管较长,这样,高压水蒸汽或水沿吹灰管进口前行时,压力逐渐衰减,当达到吹灰管前端时,已远低于额定吹灰压力,因此,只达到局部除灰,转子上仍留有大量烟灰沉积,造成上述的严重后果。在烟气脱硫设备中的烟气加热器的结构及吹灰器使用原理与空气预热器相同,因同样原因,除灰不彻底,影响烟气脱硫效果,并耗费能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火力发电系统中利用锅炉烟气热能的空气预热器或烟气加热器中使用的可在覆盖预热器冷端烟气通道范围提供均衡并达到额定压力值的高压汽、水的吹灰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摆动式吹灰器,包括其上设有喷嘴的吹灰管,其特征是所述的吹灰管一端固定连接水平摆动机构,另一端可固定连接1-3个垂直向上设置的喷嘴。
所述的吹灰管的另一端可固定连接水平设置的三通管件的主管口,三通管件的两个支管口分别固定连接一个垂直向上的喷嘴。
所述的水平摆动机构其摆动角度为45°-7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摆动式且喷嘴设置在管端的吹灰器,与现有沿管设若干喷嘴的吹灰器相比,水或水蒸汽等吹灰介质压力集中在端部不出现沿管衰减,保持额定压力值;随着水平摆动机构的摆动,吹灰管管端喷嘴喷出的汽、水基本覆盖了转子冷端烟气通道整个范围,加之转子的连续转动,因此可实现对转子整体除灰,且吹灰压力均衡而充足,达到理想的吹灰效果,显著减少烟灰沉积,保证了空气预热器或烟气加热器性能的正常发挥;由于烟灰少使转子阻力明显减小,降低了吸风机输出功率,减少能耗,达到节能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摆动式吹灰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摆动式吹灰器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空气预热器中应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在空气预热器中应用的俯视工作原理示意图(散热器未示出)。
以下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摆动式吹灰器,包括其上设有喷嘴的吹灰管,其特征是所述的吹灰管一端固定连接水平摆动机构,另一端固定连接1-3个垂直向上设置的喷嘴。本实施例中吹灰管另一端固定连接两个垂直向上的喷嘴。图1、图2分别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及A-A剖视图,如图所示,是一种摆动式吹灰器,包括其上设有喷嘴3的吹灰管2,其特征是所述的吹灰管2一端固定连接水平摆动机构1,另一端固定连接水平设置的三通管件4的主管口,三通管件4的两个支管口分别固定连接一个垂直向上设置的喷嘴3。实际制作中,三通管件4的两个支管口分别通过与其连接的垂直向上设置的直角弯管10连接喷嘴3形成垂直向上的喷嘴结构。所述的水平摆动机构1其摆动角度为45°-70°。在实际应用中吹灰管2的另一端还可固定连接一个或三个垂直向上设置的喷嘴3。对三个垂直向上设置的喷嘴的情况,可采用四通,其一个管口与吹灰管2连接,另外三个管口分别固定连接一个垂直向上设置的喷嘴3。这里喷嘴3可采用市售的鸭咀或拉伐尔喷嘴。摆动机构可采用市售的摆动减速器。
工作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贺桂林,未经贺桂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274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热反射及自洁净玻璃
- 下一篇:摄像机取景窗遮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