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净水用手动泵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27179.0 | 申请日: | 200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1840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朱孟府;王海燕;龚承元;苏建勇;刘红斌;马军;宿红波;李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4B9/14 | 分类号: | F04B9/14;C02F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16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净水 用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机械及水处理等技术领域;具体讲,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一种便携式净水用手动泵,也可用于其它无腐蚀液体的加压输送。
背景技术
水是生命之源,随着环境污染加重及自然水源条件恶化,世界各国对野外净水装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于野外条件下的便携式净水器通常要由增压进水单元和过滤净化单元组成,增压进水过程主要由泵完成。现有泵分为电动式和手动式,电动泵省时省力,但制造成本高;手动泵主要有活塞式和隔膜式等,结构复杂、体积较大、不宜随身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的净水用手动泵。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净水用手动泵,由进水口、泵壳、泵杆、密封组件、出水口等组成,在进水口前端安装多孔不锈钢粗滤器,并设计有控制阀,与泵杆底部控制组件中的另一控制阀配合来完成增压工作过程;出水口位于泵壳上端,便于与净水器相联接。
所述进水口主要由梯形接头、控制阀和M型卡箍组成。
所述粗滤器主要由过滤板、卡箍、外壳及连接件组成。
所述控制组件主要由锁紧螺母、专用垫片、密封圈、控制构件和控制阀组成。
所述密封组件由密封构件、软密封件、两个○型密封圈组成。
所述泵杆上方设置有操作用手柄。
所述泵杆靠下端设置有起固定作用的脚踏板。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泵腔内的控制组件与泵杆及密封组件的一体式设计,有效的减小了泵体体积。(2)操作简单,不需外接电源,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它设备组合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粗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进水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密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粗滤器 2进水管 3进水口 4控制组件 5泵壳 6泵杆 7密封组件
8出水口 9手柄 10脚踏板 1-1过滤板 1-2卡箍 1-3外壳 1-4连接件
3-1梯形接头 3-2控制阀 3-3M型卡箍 4-1锁紧螺母 4-2专用垫片
4-3密封圈 4-4控制构件 4-5控制阀 7-1软密封件 7-2密封构件
7-3○型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是由粗滤器1、进水管2、进水口3、控制组件4、泵壳5、泵杆6、密封组件7、出水口8、手柄9等组成。所述进水口主要由梯形接头3-1、控制阀3-2和M型卡箍3-3组成。梯形接头能快速方便地与进水软管2相连接,分为两段,两段内径相同,确保控制阀运动时球心不偏离梯形接头的中心线。控制阀是一个球状单向阀,作用是控制进水。M型卡箍保证控制阀不离开梯形接头的上半段。所述粗滤器主要由过滤板1-1、卡箍1-2、外壳1-3及连接件1-4组成。其功能是去除水中体积较大的悬浮物及颗粒。所述进水口主要由梯形接头3-1、控制阀3-2和M型卡箍3-3组成。所述控制组件主要由锁紧螺母4-1、专用垫片4-2、密封圈4-3、控制构件4-4和控制阀4-5组成。所述密封组件由软密封件7-1、密封构件7-2、两个○型密封圈7-3组成。软密封件采用聚胺脂材料制作,耐磨性好;密封构件采用尼龙材料制作,强度大;在密封构件表面紧密配合两个橡胶○型圈可加强密封性能。
当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增压的工作过程主要是由控制阀3-2和控制阀4-5配合来完成的。当泵杆6上升时,控制阀3-2打开,控制阀4-5闭合,水就会从粗滤器1经进水管2进入进水口3流入控制组件4以下的泵腔中,控制组件以上泵腔中的水将会从出水口8流出;当泵杆下落时,控制阀3-2闭合,控制阀4-5打开,控制组件以下的水受压被挤到控制组件以上的泵腔中,沿出水口流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271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