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式焚化炉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027174.8 | 申请日: | 2006-08-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2641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 发明(设计)人: | 林文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文章 | 
| 主分类号: | F23G5/40 | 分类号: | F23G5/40 |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马金华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焚化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焚化炉,尤其涉及一种具高机动性的移动式焚化炉。
背景技术
目前所有的焚化炉皆以能大量处理废弃物为目标兴建,因此其均为大型化不可移动的焚化厂,欲焚化的废弃物则必须以垃圾车或其它移动机具载运至焚化厂;于是,废弃物在载运的过程除了费时费力,而增加废弃物的处理成本外,且在载运过程亦容易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尤其是具高感染性的废弃物(如:医疗废弃物、口蹄疫造成的病死家畜、或禽流感造成的病死禽鸟)在载运过程中更容易造成病媒的扩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具高机动性的移动式焚化炉构造。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移动式焚化炉,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焚烧室,为一以氢、氧气为燃料供废弃物的燃烧焚化的焚烧装置;一入料装置,是设于焚烧室前端,用以将废弃物倒入焚烧室内;一二次焚烧室,为一以氢、氧气为燃料的焚烧装置,设于焚烧室后端,用以对焚烧室燃烧焚化废弃物所产生的废气进行再次的燃烧;一集尘装置,是设于二次焚烧室后端,以对二次焚烧室所产生的废气、粉尘进行过滤收集;一诱引风车,是设于集尘装置后端,用以将经集尘装置过滤收集后的废气抽送进入空气净化装置内;一空气净化装置,是设于诱引风车后端,用以收集诱引风车抽送进入的废气,并以生化剂方式对废气进行再一次的冷却及净化;一氢气产生装置,是与焚烧室与二次焚烧室相连接,为一以水为原料,而将水电解产生氢、氧气,并用以对焚烧室与二次焚烧室燃烧焚化废弃物提供所需要的能源;一发电机,以向上述需要电能运作的装置提供电源;及一移动机具,用以承载安装上述装置,并能够机动载运上述装置;借由上述的构造,提供一种具高机动性的移动式焚化炉。
前述的移动式焚化炉,其中二次焚烧室包含有一热交换器,用以收集二次焚烧室所排放的废气热能,再回馈至焚烧室内。
前述的移动式焚化炉,其中热交换器与一水源相连接,以进行热交换产生热水,达到能源的充分利用。
前述的移动式焚化炉,其中集尘装置包含有一次集尘筒与二次集尘筒,该一次集尘筒可对颗粒较大、重量较重的废气、粉尘进行过滤收集,该二次集尘筒可对颗粒较小、重量较轻的废气、粉尘进行过滤收集。
前述的移动式焚化炉,其中诱引风车感应焚烧室内的压力,使诱引风车抽送废气进入空气净化装置内的速度与焚烧室内的压力成正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具有高机动性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0焚烧室
20入料装置
30二次焚烧室
31热交换器
40集尘装置
40A一次集尘筒
40B二次集尘筒
50诱引风车
60空气净化装置
70氢气产生装置
80发电机
90移动机具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移动式焚化炉包含有一焚烧室10、一设于焚烧室10前端的入料装置20、一设于焚烧室10后端的二次焚烧室30、一设于二次焚烧室30后端的集尘装置40、一设于集尘装置40后端的诱引风车50、一设于诱引风车50后端的空气净化装置60、一氢气产生装置70、一发电机80及一移动机具90;其中:
焚烧室10(如图1所示),为一以氢、氧气为燃料的焚烧装置,用于废弃物的燃烧焚化。
入料装置20(如图1所示),是设于焚烧室10前端,用以将废弃物倒入焚烧室10内。
二次焚烧室30(如图1所示),为一以氢、氧气为燃料的焚烧装置,设于焚烧室10后端,用以对焚烧室10燃烧焚化废弃物所产生的废气进行再次的燃烧;二次焚烧室30并包含有一热交换器31(如图1所示),是设于二次焚烧室30后端,用以收集二次焚烧室30所排放的废气热能,再回馈至焚烧室10内,以提高焚烧室10的燃烧效率,而节省焚烧室10的燃烧能源,并可引接一水源进行热交换产生热水,进而达到能源的充分利用。
集尘装置40(如图1所示),设于二次焚烧室30后端,包含有一次集尘筒40A与二次集尘筒40B,可对二次焚烧室30所排出的废气、粉尘进行过滤收集;其中,一次集尘筒40A可对颗粒较大、重量较重的废气、粉尘进行过滤收集,二次集尘筒40B可对颗粒较小、重量较轻的废气、粉尘进行过滤收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文章,未经林文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271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