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学诊断CT机用支撑体部增强上肢支架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026973.3 | 申请日: | 2006-08-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3143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 发明(设计)人: | 刘维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维刚 |
| 主分类号: | A61B6/04 | 分类号: | A61B6/04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闫俊芬 |
| 地址: | 3002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医学 诊断 ct 支撑 增强 上肢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附件.特别涉及一种医学诊断CT机用分撑体部增强上肢支架。
背景技术
医学诊断CT机是体郭CT检查的常用方法之一.特别是对胸、腹、盆腔部位的病变,其检查方法是用高压注射器通过静脉团注对比剂(造影剂)后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扫描,然后根据病变的强化方式对病变进行诊断,或鉴别诊断。而静脉注射一般选择上肢较粗大血管,以便使造影列快速注入体内,因此,根据诊断的需要欲将上肢上举处于悬浮状态方可进行诊断检查。由于CT机上没有上肢固定装置,在注射过程中上肢有时会移动,而使高压注射器针刺穿静脉,将部分造影剂注入静脉周围软组织使造影剂的量不足,影响了病变的观察,从而影响诊断,甚至要中止扫描;再就是增强CT检查扫描时间长,最长可达45分钟,患者上肢这么长时间上举,而且处于悬浮状态使病人非常不舒服。并增强了上肢移动的机率也就增强了高压注射器针刺穿血管的机会。采用CT机用支撑体部上肢增强支架克服了上述情况的发生,即提高诊断质量,又使病人感到非常舒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一种医学诊断CT机用支撑体部增强上肢支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学诊断CT机用安撑体部增强上肢支架,其特征在于:其增强支架由底板、两个上肢支架、两个手臂托构成,上肢支架设计为附和上肢弯曲度的截面形状呈字母“Z”型,两个上肢支架的底部支板分别与底板两端固接,两个上肢支架的上部支板分别与两个半圆状手臂托校接。
上述的增强支架整体采用碳纤维材料制成。
上述的上肢支架的底部支板与底板采用尼龙螺栓固接。
上述的上肢支架的上部支板与半圆状手臂托采用尼龙销轴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实用新型这种结构在进行CT扫描时不会对扫描图像造成伪影,因此不会影响图像质量;而且不需要工作人员或患者家属托技手臂减少了对周围人员的辐射;并且由于托架稳定可靠增强了增强CT检查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上肢支架,2-1底部支板,2-2上部支板,3手臂托,4尼龙螺栓,5尼龙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医学诊断CT机用支撑体部增强上肢支架.其增强支架由底板1、两个上肢支架2、两个手臂托3构成,上肢支架2厚度为8mm。,高度300mm,其形状为附和上肢弯曲度的截面形状呈字母“Z”型,上肢支架的底部支板2-1与厚度为8mm底板1端部采用尼龙螺栓4固接,上肢支架的上部支板2-2与圆状手臂托采用尼龙销轴铰接。手臂托相对上肢支架的上部支板可旋转以适应不同角度的需要。其增强支架整体采用碳纤维材料制成。这种结构及材料的选用在进行CT扫描时不会对扫描图像造成伪影,因此不会影响图像质量;而且不需要工作人员或患者家属托扶手臂减少了对周围人员的辐射;并且由于托架稳固可靠增强了增强CT检查的成功率。
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特别描述,本领域植术人员将能理解,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它进行形式和细节的种种显而易见的修改。因此,以上描述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有的变化和修改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维刚,未经刘维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269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滤光片轮快卸支承结构
- 下一篇:两用轮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