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式炉排加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22595.1 | 申请日: | 200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28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飞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飞鸿 |
主分类号: | F26B23/02 | 分类号: | F26B23/02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赛晓刚 |
地址: | 653100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式炉排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炉排加热装置,特别是要求热风循环场合烘烤的炉排加热装置,如烟叶的烘烤设备。
背景技术
烟叶烘烤上使用的加热装置,大部份使用的是固定式炉排炉膛,这种炉膛由于堆煤层过厚,燃烧不充分,热效率低。为了解决固定式炉排存在的问题,已有少量的使用移动式炉排燃烧装置,由于受炉膛空间限制,燃煤在炉膛内的行程小、停留燃烧时间短、仍然使煤燃烧不充分;另外是炉排的移动速度难于控制,由于这两方面原因,致使移动炉排燃烧时煤的燃烧不充分,从炉排上移动下来的煤还有部份没有燃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旋转式炉排加热装置,其结构简单,煤在炉膛内的流程长,煤的燃烧充分,能有效利用余热,控火方便,有利于实现自动化的烘烤加工。
解决本实用新型旋转式炉排加热装置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在炉体下部装入外圆周带齿圈的旋转炉架,炉排装于旋转炉架上,炉体外设置的传动机构通过变速机构与齿圈啮合,电控装置与传动机构和加煤装置电连接。
炉排为一系列扇形,铰接在旋转炉架上,整个炉排在炉体中形成了加煤区、预热区、燃烧区、余灰区和余灰沉降区,在炉体的位于余灰沉降区处的炉排支撑条是空缺的,加煤装置设置在炉体外对应加煤区的开口处。
加煤装置采用往复震动式加煤机与煤层厚度调节机的组合式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旋转式炉架,可克服炉膛空间限制,使整个加热装置的结构紧凑,并使煤在炉膛内的燃烧流程变长,是上述移动式炉排的3倍;煤在炉膛内被充分隔成加煤区、预热区、燃烧区、余灰区和余灰沉降区,煤的燃烧流程长,能够充分地燃烧,煤渣从余灰沉降区落下后,在下炉体中继续燃烧,余热被二次利用,热效率高;本炉排加热装置的结构便于适时根据烘烤物料和煤质的实际情况,用带微电脑的电控装置控制旋转炉架的转速和加煤装置的添加量,实现自动化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依次表示:上炉体1、旋转炉架2、翻转炉排3、变速机构4、传动机构5、下炉体6、加煤区7、预热区8、燃烧区9、余灰区10、余灰沉降区11、齿圈12、支撑条13、加煤装置14。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本装置的上炉体1与下炉体6之间通过设置在下炉体6中心的转轴装入了旋转炉架2,旋转炉架4的外圆周带有齿圈12,翻转炉排3装于旋转炉架2上,传动机构5通过变速机构4的齿轮与齿圈12啮合,电控装置与传动机构5和加煤装置14电连接。见图2,翻转炉排3为一系列扇形,铰接在旋转炉架2上,整个炉排在炉体中形成了加煤区7、预热区8、燃烧区9、余灰区10和余灰沉降区11,从而使煤在炉体中燃烧流程长,燃烧充分,在下炉体6的位于余灰沉降区11的位置,翻转炉排的支撑条13是空缺的,当转动到此位置时,翻转炉排在自重作用下,可将上面的燃煤灰烬排到下炉体6中,继续燃烧,对未燃尽的煤二次利用。本装置的加煤装置14为往复震动式加煤机与煤层厚度调节机的组合机型,电控装置的微电脑可根据实际工况,控制旋转炉架4的转速和加煤装置14的添加量和煤层厚度,达到自动控制的最佳烘烤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飞鸿,未经飞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225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永磁式节能交流接触器
- 下一篇:一种脚踏废弃物收集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