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四簧式脱挂抱索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22500.6 | 申请日: | 2006-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09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敏;朱俊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1B12/12 | 分类号: | B61B12/12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徐玲菊 |
地址: | 650051***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四簧式脱挂抱索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抱索器,尤其是一种脱挂式抱索器。
背景技术
在单线索道中,客车或货车与钢绳连接的装置称为抱索器。它分为固定式和脱挂式两大类,采用固定式抱索器的索道,客车或货车与钢绳在线路上和站房内始终保持固定连接,这种索道设计简单、制造容易,但运距、运量均受很大限制。采用脱挂式抱索器的索道,客车或货车进站时通过站内装置即可使之脱开高速运行的钢绳,接着减速,然后以低速在站内运行以便乘客上、下车或装、卸货物,当客车或货车出站时又可挂结在高速运行的钢绳上而随之运行。这种脱挂式抱索器的索道具有运速高、运量大、运距长、运时短、单位投资及单位成本低等特点,因此,成为现代客、货运索道发展的主流。然而,单线脱挂式索道技术复杂、设计难度大,特别是作为其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的脱挂式抱索器,要想达到脱开挂接万无一失和出站后绝不掉车的技术要求,其设计难度就更大。
现有的单线脱挂式货运索道,由于所采用的脱挂式抱索器的结构陈旧,一直存在着吊车率高、事故率高、停机率高而运输效率低的三高一低的落后局面,严重影想了国内单线脱挂式货运索道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为了改变这种落后面貌,有必要研制、开发一种新型的脱挂式抱索器。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种种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拆卸方便的四簧式脱挂抱索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四簧式脱挂抱索器,包括壳体,与壳体相连的内抱卡、行走轮和定位轮,以及外抱卡及外抱卡尾端的脱挂轮,其特征在于内抱卡与外抱卡相铰接,壳体和外抱卡之间分别通过两个铰点对称铰接有两套伸缩杆,各伸缩杆上设有双层弹簧组。以便外抱卡在压缩比小、力源充足、对称布置的弹簧作用下,完成与钢绳的脱开与挂结。
所述双层弹簧组和伸缩杆的轴心线与壳体支撑杆的轴心线之间的夹角为15~40度。
所述外抱卡与主动杆连为一体,以便提高运动精度,使抱口脱挂动作迅速准确。
所述内抱卡通过连接件活动固定在壳体端部,以便于装卸。
所述壳体中的用于悬挂客车或货车的销轴通过连接件活动设置在壳体上,以便于折装客车或货车。
所述壳体上与内抱卡相连的端部上方设有带限位孔的端板,可使与外抱卡连为一体的主动杆穿过该限位孔,用于限制外抱卡在弹簧作用下的极限位置。
所述内、外抱卡对应的抱口上设有凹槽,以便增大抱口与钢绳的诱导摩擦系数。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采用上述方案,使得抱索器的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当两组双层弹簧构成的力源作用在外抱卡上时,借助弹簧数量多、弹簧压缩比小的特点,不仅力源储备好、弹簧寿命高、脱开与挂结省力、便于目力检查弹簧使用情况,而且能有效提高抱索器的安全性、可靠性,增大了抱口与钢丝绳之间的诱导摩察系数,使脱开或挂结更为省力,本实用新型还具有运动精度高,脱挂动作迅速准确,定位准确,运行平稳,与站口配套设备的协调性能好,既能应用在客运索道上,也能应用在货运索道上,而且不需要拆卸抱索器便可与客、货车分离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与主动杆连为一体的外抱卡2的抱口端通过铰轴1与内抱卡15相铰接,其另一端设有脱挂轮9,内抱卡15通过螺钉安装在壳体7的端部,以方便拆装,该端壳体的上方设有带限位孔5的端板4,端板4上方设有摩擦板3,以便使客车或货车加速或减速,与外抱卡连为一体的主动杆2穿过限位孔5延伸后,在其两侧通过铰轴6分别与两套伸缩杆11的一端相铰接,伸缩杆11上设有双层弹簧组10,伸缩杆11的另一端通过铰轴12分别铰接在壳体7的支撑杆20上,当客车或货车进站时,通过站内的轨道8将脱挂轮9下压后,即可使外抱卡2绕铰轴1转动,从而使抱口与钢绳14脱开,伸缩杆11的轴心线与壳体支撑杆的轴心线之间的倾角为30度,以便客车或货车出站时,双层弹簧组10产生的力推动外抱卡2绕铰轴1转动,从而使抱口抱紧在钢绳14上,悬挂客、货车的销轴19通过卡板17和螺钉活动连接在端板4上,因而便于拆装客车或货车18,壳体7两端分别设有行走轮15和定位轮21,内、外抱卡的铰轴1上设有导向翼22,内、外抱卡对应的抱口上设有凹槽13。其工作过程是:当客车或货车进站时,定位轮21借助站口导轨使抱索器处于理想状态,让行走轮15准确进入站内轨道,随后,脱挂轮9被轨道8压下,设在伸缩杆11上的双层弹簧组10被压缩,外抱卡2的抱口被打开至规定位置时,迅速与钢绳14脱开;脱开钢绳14后的客车或货车18借助站内设备减速,并低速在站内运行,以便乘客上、下车或装、卸货物;当客车或货车出站时,抱索器借助站内设备加速到与钢绳14相同的速度时,脱挂轮9被压下,设在伸缩杆11上的双层弹簧组10被压缩,外抱卡2的抱口被打开到规定位置后,迅速与钢绳14挂接,并使客车或货车18顺利出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未经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225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