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热能电子超导散热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022198.4 | 申请日: | 2006-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01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 发明(设计)人: | 吴学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学民 | 
| 主分类号: | F24D15/00 | 分类号: | F24D15/00;F24D19/10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哈科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祖玉清 | 
| 地址: | 150010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热能 电子 超导 散热器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热领域,具体涉及各种建筑物及工农业设施供热采暖技术。
(二)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普遍使用的以热水循环的采暖系统,均存在着容易腐蚀、易冻、易产生气阻、传热效率低、能源耗费量大、对大气污染严重等缺点。而个别用户采用的电暖器以油汀作为供暖介质,供热范围小,只能起到局部供热的辅助作用,同时极易损坏。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代替热水循环供暖设备、又能达到高热能大范围供暖目的的高热能电子超导散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散热器1、设置在散热器1内的超导液2、安装在散热器1底部的换热器4、设置在换热器4内的超导加热装置3和设置在换热器4侧面的智能温控器7。
本实用新型还有这样一些结构特征:
1、所述的换热器4上方设置有真空密封装置6,真空密封装置6与换热器4相通;
2、所述的散热器1通过连接件5连接换热器4;
3、所述的智能温控器7包括安装在外壳上的显示屏8、控制键9和设置在壳内的电路板10。
本实用新型的供热温度能够自动控制,启动时全负荷,启动功率N=100%W/h,达到设定温度后减小功率使N=50%W/h,再逐渐减小直至趋于0。而当温度低于设定温度后加热装置又重新启动,如此循环往复。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超导液通过超导加热装置加热发生相变产生热量,热效率高,既不同于以往以热水循环的供暖系统,也不同于以油汀为介质的电暖器,整个装置电子控制,智能操作、安全可靠,方便移动,同时高效、环保、节能,适用于各种场合,如住宅、商服、办公场所等,是新一代供暖采热设施。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图2-图4为实施例的电控原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
结合图1,本实施例包括散热器1、设置在散热器1内的超导液2、安装在散热器1底部的换热器4、设置在换热器4内的超导加热装置3和设置在换热器4侧面的智能温控器7,换热器4上方设置有真空密封装置6,真空密封装置6与换热器4相通,散热器1通过连接件5连接换热器4,智能温控器7包括安装在外壳上的显示屏8、控制键9和设置在壳内的电路板10。
本实施例中超导液2可以由储氢、硼酸、硝酸钠、过硼酸钠制得,通过超导加热装置加热发生相变,相变过程中产生热量。
结合图2-图4,本实施例设置在电路板上控制电路为:AC件J4、J5接220V电源通过保险丝F1接入变压器TF1变压为12V,再经桥式整流D1-D4、经电容C4、C3滤波为直流12V后分两路,一路送入继电器线圈电路,另一路由电阻R1送入稳压器U1稳压为5V后由电容C2滤波输出,同时经电阻R2接发光二极管D9显示电源工作状况;处理器M1的9脚接地,13、14脚接晶振M2,处理器M1的11、12脚接5V电源,18脚由电阻R22接三极管Q2基电极,三极管Q2集电极接蜂鸣器U3与电阻R6接5V电源,17脚连接接收器U4的1脚,接收器U4的2脚接地、3脚接电阻R5、电容C1接5V电源,15、16脚经电阻R3、R4接继电器线圈电路,电阻R3、R4连接三极管Q4、Q5基电极,三极管Q4、Q5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5、D6连接开关K1、K2接继电器J6、J7,3、4脚接存储器U2的8、2、1脚和数码管U5的com1口,1脚接数码管U5的com2口和发光二极管D7、D8到存储器U2的12、13脚;存储器U2的9、14脚接5V电源,7脚接地,13-10、3-6脚由电阻R7-R14接数码管U5的a-f、dp脚;传感器探头J1的1脚接5V电源和电容C5到地,2脚接地,1脚同时接处理器M1的8脚;外部按键S1-S5由电阻R18-21、R17连接处理器M1的7脚,同时处理器M1的7脚接电阻R15到5V电源。
使用时温度等参数设定由按键控制,显示屏为数码管,由传感器传送温度数据,显示屏显示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学民,未经吴学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221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