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同步器副变速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022045.X | 申请日: | 2006-1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19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文忠 |
| 主分类号: | F16H57/00 | 分类号: | F16H57/00;F16H59/04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哈科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祖玉清 |
| 地址: | 150070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同步器 变速器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动力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在副变速器内由超越离合式同步器与锁环式同步器组合构成的一种组合式同步器。
(二)技术背景
在机动车动力控制中,机械变速器的副变速器所采用的同步器多为单一的锁环式或锁销式同步器。这类同步器在换挡时都要踏离合器,操作需有一定的技巧和熟练的程度,且在换挡完成后,不能充分发挥机动车行驶惯性、在发动机怠速下滑行而实现节油。同时,现有的超越离合器及锁环式同步器均只能作主变速器,挡位受限,用途受限。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置于主变速器之前或之后构成多挡变速器的一种组合式同步器副变速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壳体22和操纵部件,操纵部件包括换挡装置2、超越离合式同步器1和锁环式同步器3,超越离合式同步器1和锁环式同步器3分置于换挡装置2的两侧;换挡装置2包括与输入轴18连为一体的齿座8和套在齿座8外侧的齿套12,输入轴18固定在壳体22上;超越离合式同步器1包括空套在输入轴18上的齿轮16、与齿轮16连接为一体的离合齿座15和套在离合齿座外面的啮合套13;锁环式同步器3包括与输出轴4连为一体的同步锥6和空套在同步锥6的外锥面上的同步环7,输出轴4的前端插入到输入轴18的轴孔内,输出轴4的另一端固定在壳体22上;中间轴21的一端以轴承19支撑,中间轴21的另一端插入到主变速器内,中间轴21上设置有齿轮20和齿轮23。
本实用新型还有这样一些技术特征:
1、所述的齿座8通过花键与输入轴18连为一体,输入轴18通过轴承17固定在壳体22上;
2、所述的齿座8上设置有均布的滑槽,滑槽内装有滑块9、定位销10及弹簧11;
3、所述的齿座8外缘设置有花键齿;
4、所述的齿轮16通过花键与离合齿座15连接为一体,离合齿座15上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装有楔块14;
5、所述的啮合套13套在离合齿座及楔块的外面,啮合套13的外缘上设置有花键齿;
6、所述的同步锥6通过花键与输出轴连为一体,同步锥6的外缘设有花键齿;
7、所述的同步环7通过内锥面空套在同步锥6的外锥面上;
8、所述的齿轮20用键装在中间轴21上,齿轮23与中间轴21以键连成一体。
本实用新型可设置于主变速器之前或之后,作用其间当齿套在拨叉推力的作用下,向左滑动,此时超越离合同步器可实现挂挡状态,当齿套向右滑动,锁环式同步器可实现挂挡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超越离合式同步器与锁环式同步器构成的组合式同步器置于副变速器内。副变速器置于主变速器之前或之后构成多挡组合变速器。这种组合变速器,当其副变速器处于超越离合式同步器挂挡状态时,无论主变速器在任何挡位上都具的超越离合器的功能。挂、摘挡轻便,不用踏离合器,在发动机怠速下,可实现怠速滑行,节省燃油。而当副变速器处于锁环式同步器挂挡状态时,主变速器在任何挡位,都能发挥发动机怠速制动的功能。由主、副变速器组合成的这种多挡变速器的挡位数,使原变速器的挡位数成倍增加,因此更能充分地发挥机动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的经济性。
本实用新型为针对现有机动车机械变速器而改进的一个两挡副变速器与主变速器相连接构成的多挡变速器。当超越离合式同步器处于挂挡状态时,主变速器中的各挡在转换挡位时,均不用踏离合器,只需轻收油门踏板即可轻松自如的换挡,同时还可借助车辆行驶的惯性,在各挡位下都可实现发动机的怠速滑行,从而节省燃油。当机动车遇有陡坡或其它路况时,锁环式同步器处于挂挡状态,在各挡位下都可以充分利用发动机的怠速制动减缓车速,起到辅助制动的作用。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同步器副变速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副变速器中超越离合同步器挂挡示意图;
图3为副变速器中锁环式同步器挂挡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文忠,未经李文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220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