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磁夹紧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021943.3 | 申请日: | 2006-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3761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 发明(设计)人: | 李香龙;曹然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香龙 |
| 主分类号: | B23Q3/154 | 分类号: | B23Q3/154;B25B11/00;H01F7/18;H01H47/02;G05B19/04 |
| 代理公司: | 齐齐哈尔鹤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东明 |
| 地址: | 161001黑龙江省齐齐哈尔***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夹紧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夹紧装置;属机床夹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机床夹紧装置,大部份都是气压和液压形式的夹紧装置,它耗功率大,易泄漏,嗓音大,故障率高,维修工作量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采用磁力与电磁力制作夹紧装置,永磁铁作为定铁,电磁铁作为动铁,也可以电磁铁作为定铁,永磁铁作为动铁组成永磁、电磁组合式的电磁夹具;结构简单,生产容易,成本低廉,可靠性高,故障率低,节约能源无噪音,容易控制,操作和维修都很方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由机械结构、控制电路组成;其中机械结构由:动铁、定铁、激磁线圈、活动支臂、弹簧、调整螺丝、凹槽、固定压板、卡紧压板、定位套、壳体组成;定铁装在激磁线圈中间上端,在定铁下面装有动铁,动铁上端套有定位套,动铁下端与活动支臂相连接;活动支臂装在卡紧压板上,在壳体右侧装有调整螺丝,调整螺丝下端装有弹簧,弹簧卡在卡紧压板上的凹槽内,卡紧压板由固定压板固定。
控制电路
1、吸合脱开双开关电路:由电源、an1开关、an2开关、激磁线圈组成;电源正负两端与an1、an2开关串联电连接,an1、an2开关另一端与激磁线圈并联电连接、
2、双电源控制电路:由两个电源、an1开关、an2开关、激磁线圈组成;an 1、和an2是联动开关,开关一端两个接线点连在一起与激磁线圈串联电连接;两个电源串联电连接,上边电源正极端接an1开关另一端的常开接点和an1开关另一端的常开接点an1开关的常闭接点接下边电源的负极端,上边电源的负极端与an2开关常闭的接点电连接。
3、自动吸合脱开节能电路:由电源、J1继电器常开触点、J2继电器常开触点、J3继电器常开触点、J1′继电器常闭触点、J2′继电器常闭触点、J3′继电器常闭触点、C1电解电容器、C2电解电容器、D1二极管、D2二极管、激磁线圈组成;电源正极端与J1继电器常开触点一端电连接,J1继电器常开触点另一端与J1′继电器常闭触点、激磁线圈、D1二极管、D2二极管一端电连接,激磁线圈另一端与J2继电器常开触点、J2′继电器常闭触点一端电连接,J2′继电器常闭触点另一端与D1二极管另一端、C1电解电容器一端电连接,C1电解电容器的另一端与J3继电器常开触点、J3′继电器常闭触点的一端电连接;J3′继电器常闭触点另一端与C2电解电容器一端、D2二极管另一端连接;电源负极与J1′继电器常闭触点另一端、J2继电器常开触点另一端、J3继电器常开触点另一端、C2电解电容器另一端电连接。
4、单一开关节能控制电路:由电源、K开关、C电解电容器、激磁线圈组成;电源正极端与K开关一端电连接,电源负极端与K开关另一端、激磁线圈一端电连接,K开关中端与C1电解电容器正极端电连接,C1电解电容器负极端与激磁线圈另一端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永磁铁和电磁铁互为定铁和动铁,组成永磁、电磁组合式电磁夹具,结构简单。生产容易,成本低廉,可靠性高,故障率低,节约能源无噪音,容易控制操作和维修方便,适合各种机床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磁夹紧装置的机械结构示意图;
图2是吸合脱开双开关控制电路;
图3是双电源控制电路;
图4是自动吸合脱开节能控制电路;
图5是单一开关节能控制电路;
图中标号:
1、壳体 2、动铁 3、定铁
4、激磁线圈 5、活动支臂 6、弹簧
7、调整螺丝 8、凹槽 9、固定压板
10、卡紧压板 11、定位套 12、电源
13、an1开关 14、an2开关 15、K开关
16、C电解电容器 17、J1继电器常开触点
18、J1′继电器常闭触点 19、J2继电器常开触点
20、J2′继电器常闭触点 21、J3继电器常开触点
22、J3′继电器常闭触点 23、C1电解电容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香龙,未经李香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219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隔离开关的接地装置
- 下一篇:一种碎纸机安全入纸口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