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叠诱鱼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21803.6 | 申请日: | 2006-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13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程宪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宪忠 |
主分类号: | A01K69/10 | 分类号: | A01K69/1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3026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 诱鱼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人值守的捕鱼器械。
背景技术:
钓鱼的效率太低,现有的作坊式捕鱼器械大多采用电鱼器,但往往安装电鱼器的人还未进入到鱼群所在位置,鱼群看见就跑了。电鱼器安全性能差,容易造成人身危害,必须有人值守,而且只能在有电源的地方使用。电鱼器捕到的鱼都是死的,不宜保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叠诱鱼器,可以方便携带,能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使用,安全性能好,捕到的都是没有受伤的活鱼。
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折叠诱鱼器,其组成包括:尾柄和安装在所述的尾柄上的鱼饵娄, 所述的尾柄上连接有包容所述的鱼饵娄的锥形膜,所述的锥形膜的尾部具有漏斗,所述的漏斗的另一侧的具有倒须。
所述的折叠诱鱼器,所述的锥形膜是透明膜,上具有流通孔。
所述的折叠诱鱼器,所述的漏斗进口镶有框架,所述的漏斗的出口固定有倒须套,所述的漏斗为深颜色。
所述的折叠诱鱼器,所述的倒须为细金属丝或者尼龙丝。
这个技术方案有以下有益效果:
1.将尾柄通过绳固定在水中,鱼儿逆流而上时,看见诱饵后通过漏斗进入到诱鱼器的锥形中,返回时,由于有倒须,鱼儿怕扎而留在捕鱼器内,所以捕到的都是比较大的活鱼。一般一个人一次可以沿着水流拴30-50个本产品,拴好后回家,不用看守,鱼儿见没有人看管就会放心地进入到其中,次日早晨收渔,每一斗中都有很多的身体没有受到伤害的活鱼,
2.本产品上具有流通孔,水流可以出入,保持其中的水的氧气,使鱼儿能够在比较长的时间内生存。
3.本产品上设有框架,可以有效地撑开开口,并且也可以使用比较薄的高分子膜,提高透明度,让鱼儿发现诱饵,而且开口形状比较稳定,增加倒须套以后,使得鱼的流出比例降低,采用深颜色的漏斗符合鱼的心理,容易进入。
4.本产品得倒须为细的金属丝或者尼龙丝,可以自由的摆动,但由于具有一定的刚性,能有效地阻止鱼儿返出漏斗。
5.捕鱼效率高,与传统的鱼篓相比,透明性好,饵料不会被冲走,与不会游出,不易腐烂可以长时间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的俯视全剖视图。
附图3是用棱锥形膜的框架时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折叠诱鱼器,其组成包括:具有安装孔2的尾柄1和安装在所述的尾柄上的鱼饵娄13及其仿蚯蚓之类的饵料,所述的尾柄上连接有包容所述的鱼饵娄的锥形膜3,厚度在1-2毫米,所述的锥形膜的尾部具有漏斗7,所述的漏斗的另一侧的具有倒须5。 除了漏斗以外,其它部件可以采用白色或者浅色调的材料。
实施例2:
实施例1所述的折叠诱鱼器,所述的锥形膜是透明的高分子膜,并且膜的上面有多个供水流内外流通的流通孔4,即使鱼多了也有活水在其中流过,以保证捕到的都是活鱼。采用高分子膜的另一个好处是容易携带,折叠后本产品的体积非常小,叠起来一次可以携带多个。
实施例3:
实施例1或2所述的折叠诱鱼器,所述的漏斗7的进口(大口一侧)镶有框架11,框架可以是圆形的也可以是多边形的、半圆形的等等,框架的形状要与膜的出口形状相对应,可以把膜夹在两层框架中,将框架用螺栓固定,所述的漏斗的出口固定有倒须套6,倒须套为一个小的柱体,增加一个狭长的空间,提高防治鱼逃出的效果,所述的漏斗为深颜色比较符合鱼的心理。
实施例4:
以上实施例所述的折叠诱鱼器,所述的倒须为细金属丝或者塑料丝、尼龙丝或者其他有一定刚性的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宪忠,未经程宪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218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凝胶包被为基础的微流控化学传感阵列芯片
- 下一篇:新型钣金整修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