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孔眼絮凝反应网格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021704.8 | 申请日: | 2006-09-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0492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 发明(设计)人: | 王绍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绍文 |
| 主分类号: | B01D21/08 | 分类号: | B01D21/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90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孔眼 絮凝 反应 网格 装置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孔眼絮凝反应网格装置。
背景技术:小孔眼网格絮凝反应装置是目前效率最高的絮凝反应装置。其工作原理是反应池中的水流过网格的速度突然变大,网格后面的区域是流速急骤变化的区域,惯性效应强,有利于颗粒碰撞,有利于絮凝,同时,水流过网格每一个格条时,在每一个格条的两侧后面均产生一系列的小涡旋(诱导涡旋),两个诱导小涡旋交会产生更多更小的涡旋,这些小涡旋在水流中不断交会,使得网格后面涡旋尺度越来越小(涡旋在衰减),涡旋数量越来越多,这样人为的在水流中造成高比例的微小涡旋,而它们的离心惯性效应是导致水流中颗粒碰撞和絮凝反应的决定性动力学因素。但是,目前的小孔眼絮凝反应网格装置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进一步提高反应效率的小孔眼絮凝反应网格装置。技术方案:一种小孔眼絮凝反应网格装置,具有多个相互正交的格条构成网格,格条与框架固定,其特征在于:网格的部分区域设置有挡板。有益效果:在现有的小孔眼网格设备的基础上,把一部网格区域用挡板封死,水流不能从这些区域流过,只能在未封盖的网格区域流过。这样水流通过网格时流速增大,与其后水流流速差加大,惯性效应增大,因此其反应效率也相应的得以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具有多个相互正交的格条2构成网格,格条与框架1固定,网格的部分区域设置有挡板3。网格的孔距小于50mm。
使用时,可以把多个小孔眼絮凝反应网格装置在垂直水流方向设置在反应通道上。加药原水通过组合小孔眼网格时速度增大,加大了过网流速与网后水流速度差,大大的加大了惯性效应,同时保留了小孔眼网格后面高比例的微涡旋离心惯性效应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绍文,未经王绍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217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汽车的手套箱
- 下一篇:用于生产线的超导履带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