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红外传感警示标志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020156.7 | 申请日: | 2006-0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7241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 发明(设计)人: | 徐永棠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永棠 |
| 主分类号: | G09F13/00 | 分类号: | G09F13/00;G08B5/3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70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红外 传感 警示 标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在道路上发生故障或交通事故后,车辆停驶时使用的警示标志,尤其是具有向正在行驶的机动车传送警告提示的便携式红外传感警示标志。
背景技术
近年来,道路上的交通事故不断发生,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很多事故发生于因机动车发生故障或交通事故后,缺少一种警示作用明显,使其他机动车驾驶人能及时得到安全提示和警告,而发生二次交通事故。尤其是在各等级公路上,前方车辆出现故障或发生交通事故,若遇到浓雾天气而发生连环相撞的重大交通事故。而延用多年至今仍在使用的三角反光警示标志,由于高度过低,顶角高点离地面仅44cm,放在路面上不够醒目,在夜晚三角形警示标志本身不能发光,完全依靠其他机动车灯光照射产生反射光,遇有雾、雨、雪、沙尘、冰雹等低能见度环境下,反光式三角警示标志,很难达到警示目的。
为了改善这种状况和行车安全,人们提出了多种多样的警示标志或警示灯装置。有改良的三角形标志、硅胶四方形、而以圆柱筒形警示灯较多。其中,实用新型C N99227114.2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警示灯,一种圆柱形警示灯具,然而,圆柱形的灯体长短决定着体积大小和高低,如圆柱筒体过长不便于携带,如过短会使高度不够展示面积过小影响警示效果。见图1,在灯体顶部装置一个很大的照明灯罩2,而警示灯4只有3只紧凑在一起的发光二极管,照明灯3展示面积是警示灯4的几十倍,而作为主要起警示作用的灯具应以警示作用明显为主。而起辅助作用的蜂鸣器7。音量本不是很大,却封闭在灯体内,声音难以释放。如开孔或加网罩,在雨、雪天气环境下使用,蜂鸣器7下的电池8必然进水造成短路放电,直接影响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红外传感,安装红外感应器的机动车,随时收到警示标志传送的警示语音或报警声。三角形结构,中间设置惊叹号,顶部设置红色频闪警示灯,可移动摆放设置,灯体支架可调整加高,体积小,便于随车携带的便携式红外传感警示标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红外传感警示标志包括灯体、电池仓,灯罩和灯罩内设置的红外传感器,,传感指示灯设置在灯罩外侧;与之配套使用的红外感应器安装在各种机动车内。高亮度自闪发光二极管设置在灯罩内曲形高光反光片前;灯罩设置在灯体上,灯罩与灯体连接之间设置防水胶垫;灯体壳内两个电池仓,为两组分别供电方式,由设置在灯罩后侧下凹处的三项防水开关调控;灯体后侧上下两端嵌入磁铁片;灯体底面电池仓两个盖板上嵌入磁铁片,在磁铁片平置之间留有间隙,形成两个凹槽;灯体支架托板为铁质长方形,托板上端平面上设置两个凸键,与电池仓盖上两个凹槽吻合;灯体托板与支架套管之间为双向活动连接。
灯体托板与支架套管之间上述双向活动连接有三个连接位置,在长方形托板底面两端各设置一个纵横双向活动连接。在托板中间后侧设置一个纵向单向活动连接。纵向活动连接是由一个倒凸形上块和一个凹形下块组成;在上块倒突出位正面和平面设有定向限位角,在下块两侧突出正面和顶平面也有与上块相同角度的限位角,上块与下块铰销连接,上块顶部平面与灯体托板平面固定连接,为不能转动的固定块,下块为可纵向移动的活动块。下块底平面与横向活动连接扁方形护套管用铰销连接,支架套管上管上端圆形转动机构与横向活动连接护套管为活动连接。下方设有限位角。上述单、双向活动连接机构,将每个支架套管支撑的方向、角度、行程有效的固定。
支架套管为不同直径的扁方管,上下套装结构,下管直径小于上管直径,下管在上管内上下垂直移动,下管正面顶部中间设置开口,下管顶部可从横向活动面积与上管铰销处穿过。下管内径上端设置弹簧卡珠,上管下端等距离设有数个圆形卡珠孔。在正面两个支架套管下端各设有与下管相同宽度的连接板,连接板一端铰接于下管正面管壁上,连接板下端对称各设置限位卡珠。两个连接板另一端非对称各嵌入磁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永棠,未经徐永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201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良一次性输血/液器
- 下一篇:一种地台板





